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3日 星期三

    书写山乡巨变 攀登文学高峰

    ——中国作协启动两大文学计划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谢云开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3日 09版)

      盛夏时节,湘西武陵山区的十八洞村,满目苍翠,生意盎然。

      殊不知,这座有着高山岩溶地貌美丽风景的苗族村寨,曾经贫困人口过半、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当地乡亲们曾自嘲“四大皆空”:“没有产业口袋空、没有人气寨子空、没有老婆家庭空、没有想法精神空”。

      而现今,这座湘西小村寨实现了蝶变。这既体现在村寨面貌的翻新,更体现在百姓的文化生活中,村民不但口袋不空,精神也不空了。

    十八洞村焕新风

      7月30日,当作家们乘坐的车辆开过堪称世界奇观的矮寨大桥,沿着葱茏的盘山公路,进入寨子时,迎接他们的是苗家姑娘们清脆的歌声。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中,作家们深切感受到,脱贫给十八洞村的精神面貌带来了莫大的改变。

      十八洞村的广场是“感恩”,村部的餐厅叫“思源”,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平台被称作“精准坪”。

      这一处处,饱含着曾因地处偏远而生活困苦的村民们对山乡巨变的由衷喜悦和感恩。山乡巨变,变的是无数个像十八洞村这样村寨的贫穷面貌,不变的是百姓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善良朴实。“变也没变。没变的是淳朴的民风,但古风依然,却又新风焕然。”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缪开和感慨道。

    清溪流畔书韵浓

      7月30日23时,当作家们在夜色中由湘西十八洞村抵达益阳时,数百名文学爱好者早已在下榻酒店门口排起长龙,手拿着作家们的作品,呼喊作家们的名字,并送上精心准备的鲜花。群众对文学的热情扑面而来。

      小小的清溪村,近七十年前是现代作家周立波考察生活、写作《山乡巨变》的灵感来源地,而今天,则成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发起地。

      走进周立波的故乡清溪村,你会被山乡的巨变所震撼,为热烈的氛围所感染。骄阳似火,而山乡老百姓的热情更“火”。这种热情,是对作家和作品的认可,更是对文学精神力量的认同。

      据村民介绍,清溪村过去小溪并不“清”。而今,清澈的溪流蜿蜒全村,草木掩映着灰瓦竹墙,碧树荷塘点缀其间,在山坳中除了农田和房舍外,坐落着十余家书屋,成了这个村子的最大特色。如立波书屋、王蒙书屋、艾青书屋、迟子建书屋、张炜书屋、阿来书屋、梁晓声书屋、贾平凹书屋等,让整个山村充满文学气息。这些书屋是在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下,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捐建的。

      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说,自己亲眼见证了脱贫攻坚的成果,广大农村已从“我要脱贫”转变到“我要有文化”,文学艺术可谓正逢其时。

      小小的村庄,建起了清溪剧院、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让文学艺术的魅力春风化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表示,好的文学能提升人精神的高度,一定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里,文学与乡村水乳交融。很多游人是作家作品的读者,而很多村民也是经营书屋的“文化人”。

      清溪村村民卜雪斌土生土长于斯,早年间,曾在外省打工。2020年回到村里,今年,他又申请并成为立波书屋的经营者。作为周立波先生的“老邻居”,他还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启动仪式上,代表家乡人为周立波先生之子、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周小仪赠送当地传统手工艺纪念品。他说:“周立波先生书里写道,我要亲手把清溪乡打扮成一座美丽的花园……现在我们都全部实现了!”

      此次重回故乡,周小仪说:“清溪村就是中国农村巨变的缩影。我们身临其境,看到茅屋已变成青砖瓦房,泥坑已是池塘中荷花一片。”这种实地变迁的冲击,让人不由心生感慨。

      记者发现,当地很多学生、文学爱好者、村民都会手捧作家的代表作,跟作家们说起自己是从小读他们作品长大的,并分享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文学启航正当时

      好的文学凝结着时代的气质,正如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所说,在整个文化版图上,文学的关键作用一定要得到充分彰显。这种作用的实现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优秀原创作品的支撑。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都要围绕“出作品”展开,充分用文艺的力量推动山乡“巨变”,努力解决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推出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相匹配的优秀作品。

      周立波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亲历者,在延河解冻、杨柳转青的春天,曾当场聆听毛泽东的讲话。而此行湖南的诸位作家,也有多位参加过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中指出:“站在前辈生活和工作的大地上,我们备受鼓舞。等待我们的,是更加艰苦的工作,更具想象的创造与更加紧密的合作。”一座座像清溪村这样的村庄,也等待着作家们来采风来开掘。

      中国文学创作要由“高原”迈向“高峰”,参与推动山乡巨变,作家必须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湖南省委副书记朱国贤说,在《山乡巨变》故事发生地、创作原型地启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是一场致敬经典的文学礼赞,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创作接力,是一场高原通向高峰的攀登佳话。

      秀美的湖南山乡,传承了文坛先辈的文学精神,也标志着一场新时代文学的再出发。

      (本报记者 谢云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