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6日 星期二

    【新闻随笔】暑假,不妨吸引儿童重回社区

    作者:施芸卿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6日 11版)

      【新闻随笔】

      暑假期间,“孩子去哪儿”成为讨论热点,在众多选项中却很难看到“社区”这个答案。一众教育场景中,社区常常仅被当作教育治理的末端环节,其在重塑教育新生态、推动立德树人上的意义,还远未获得学界和社会充分讨论。其实,如何吸引儿童重回社区,既是“双减”向纵深突破的一大着力点,也是开展高质量生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关键一课。

      对儿童来说,社区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与人沟通的能力,是开展生活教育的很好场所,最宜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当前,社区在儿童课外教育中缺失,有诸多深层原因。首先,当前城市社区复杂度高、流动性高,缺乏传统共育基础;而社区中公共空间不足,也使邻里之间缺少互动,难以重建信任和认同。其次,对“优绩主义”的过度追求和互联网的渗透,使儿童的课外时间被刷题、培训或网络短视频、游戏等挤占,缺少在社区中生活的真实体验。再次,社区教育的原有定义过于狭窄,被视为正规教育之外的补充,对儿童参与关注不足,对社区资源挖掘不够。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家庭的重要延伸,更是儿童真实成长的地方。比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更重要的人际连接和社会整合的意义,而这也正是实施难点所在。社区教育无法由单一主体完成,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是儿童教育、家庭成长、社会治理的交叠之处。因此,如果说“双减”需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那么,社区教育就是这一系统的微循环末梢,需要在其中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要吸引儿童重回社区,首先要拓宽对社区教育的理解。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即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在此意义上,社区是非常适合儿童的城市公共空间,有着时刻上演的真实生活和稳定玩伴,这是学校、机构、家庭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次要探索新型社区教育方式。不同于正规教育的封闭性,社区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开放性,鼓励孩子们面对社会问题、发现和感受真实世界,这恰与当前国际前沿的“项目式学习”理念契合,以社区生活为蓝本设计创新型教育内容,蕴含着巨大潜力。社区教育的另一特点是实用性,可以针对不同儿童因材施教,涵盖从课业辅导到生活技能培训种种内容。创新和实用两个特点,能增强儿童和家庭在社区教育中的获得感,培育社区生活的“黏性”。再次是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减轻基层负担,健全教育生态。政府要变直接管控为间接引导,更多发挥资源匹配和平台整合的功能,建设开放包容的支持型环境,鼓励多样性、释放创新活力。

      此外,还需看见儿童教育对于社区治理的“附加值”。当前,儿童往往是家庭的中心,亲子活动不仅能动员三代,还能触发“家”背后强大的文化认同。社区教育以社区成员为主体、在本地场景中的实施过程,能够强化儿童与社区的联系,增强社区归属感,是一种更为柔性、灵活的共识达成方式。

      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面对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断档”和“脱节”问题,立足社区的课后教育是构建“育人全链条”的关键一环,这种形式不仅便利可及、成本适当,而且能与当地生活、文化紧密结合,通过实施过程中的全龄参与重塑社会认同,创造更为包容的育人环境。

      (作者:施芸卿,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社会学所性别与家庭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