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2日 星期五

    西南科技大学:

    绿色低碳引领贯通 培养地矿环境类复合型人才

    作者:董发勤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2日 10版)

      位于中国科技城(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坚持以绿色低碳的地球自然系统观作为引领,17年来深入开展“厚基础、跨学科、强能力、有担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地矿环境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绿色低碳理念先行,统筹指导顶层设计。学校充分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地球自然系统观统领着人与自然的行为关系,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盘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自然资源,积极助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美丽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跨学科系统工程。

      学校将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地矿环境类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开展顶层设计,确立“服务国家、扎根西部、学科贯通、融合创新、协同育人”的培养思路,重构地矿环境类学科专业群的共性知识体系,创新探索“基础打通式”理论课程群建设。学校主导设计“学科模块化”镶嵌式学科知识体系,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构建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团队,实现了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在生态文明观基础上的有效衔接;全面提升专业的前沿性和适应性,提高学生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

      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育人全过程。学校地矿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和相关学科发展“内外双向需求”为导向,注重强化价值塑造,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育人全过程。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融入教材建设体系;引导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教育能力;打造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环境,强化实践育人和习惯养成。

      学校以环境生态学科为先导,地质、矿产资源、矿加为主干,在专业基础内容部分前置生态保护类的通识课程,为专业人才建立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健康标准;在专业课程中植入地球系统、生态协调、环境友好、循环再生利用等理念、方法和案例应用;在课程论文、毕业设计规范里增加生态环境质量与安全健康的评价内容与指标。在第一课堂之外,学生还通过参加“承诺自然”环保协会、“彩虹背后绿色飞扬”主题夏令营等社会实践,参与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湿地日、植树节等环保主题活动,将专业知识与绿色低碳理念有机结合,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素养。

      “三元融合”,培根铸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注重将全员课程思政、职业生涯教育和红色文化熏陶融为一体,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彭建兵院士、王彬教授精心开设了《宇宙简史》《物理性污染控制》等课程,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融课程思政之盐入课程教学之汤。通过专业导论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方式,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结合西部地域特有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三线建设”等红色文化,增强学生报效祖国、扎根西部的信念。

      在先进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带动下,地矿环境类学科在传统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在新兴领域得到大力拓展。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走过70年发展历程、有着64年地矿环境类人才培养经验的西南科技大学,将持续深入地坚持绿色低碳的地球自然系统观为引领,为新发展格局提供实实在在的地矿资源、环境生态类创新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让西部高校和中西部地区承担起民族发展的重大责任。

      (作者:董发勤)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