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对于当前的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从书中可以看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以益贫性经济增长、包容性社会发展构建乡村经济和社会繁荣的制度基础,以多维度精准治理补足乡村发展的短板,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益贫性经济增长是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益贫性经济增长强调经济增长给穷人带来的收入增长率快于社会平均增长率,这是补好发展短板,缩小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摆脱贫困》中,体现益贫性经济增长的理念主要包括:一是贫困地区具有“先飞”的意识和潜能。贫困地区要树立“先飞”意识,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实现“先飞”,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形成“志智”双扶的精准扶贫措施,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能力。二是“弱鸟”必须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贫困地区确定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子,应从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从全局工作的大背景、大前提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在发展路径上,注重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两个轮子”一起转。三是贫困地区和基层干部要加强廉政治理,干部贪腐会破坏发展环境以及干部群众的发展意识。
在脱贫攻坚中,我国始终坚持并实现了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弱鸟可以先飞”,贫困地区可以实现益贫性经济增长的目标。“弱鸟先飞”的理念,在当前仍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在经济建设上,西部地区的乡村建设行动仍要坚持益贫性经济增长的理念,既要有先飞的决心,也要有先飞的行动和结果。一是基础设施作为先行资本投入,应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县域实现互联互通、基本均等;二是结合全国产业布局优化、供应链安全、西部地区价值链提升、利益共享等理念,促进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优先快速发展;三是以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为依托,推动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为一二三产业赋予新动能,促进生产向服务延伸。
包容性社会发展是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的社会基础
包容性社会发展是指贫困人口可以公平地获得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强调的是发展机会公平、发展能力的普遍获得,是可持续脱贫、乡村建设以及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
《摆脱贫困》体现了构建包容性社会的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科学认知贫困与教育的关系。《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一文对闽东贫穷与教育匮乏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作出准确分析。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二是贫困地区“教育先行”的战略定位。书中指出“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上看问题,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三是“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即把发展基础教育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结合起来,使得教育适应闽东农村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包容性社会发展的理念,已经拓展到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领域,包括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通过“教育脱贫一批”在全国得到贯彻落实,为可持续脱贫奠定了坚实的人才资本基础。
多维精准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的重要保障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创举。精准扶贫的一些关键思想,在《摆脱贫困》中已有所体现。
首先,贫困的表现是多维度的,致贫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摆脱贫困》中多篇文章谈到对闽东贫困现状的认知,在对闽东的经济贫困作出深刻剖析后,习近平同志提出“教育是不是也‘贫困’”之问,从而把对贫困的认知从单一物质维度拓展到了更多维度,这为“两不愁、三保障”多维度精准扶贫作出了理论准备。
其次,要为贫困地区“造血”,培育“内生能力”。如何培育“内生能力”?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按照这个逻辑,教育扶贫成为闽东摆脱贫困的重要抓手。在发展教育的基础上,扶贫政策又进一步丰富为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的政策“组合拳”。多维度精准扶贫不仅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产能力和就业增收能力,更提升了他们的教育和健康水平,为可持续脱贫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
(作者:王小林,系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