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1日 星期五

    “起承转合”: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一个视角

    作者:姜佑福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1日 11版)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这8句话、32个字,分为4个层次,构成一个“起承转合”的有机整体。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伟大建党精神之“起”

      “起”,既是建党实践的历史起点,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的思想前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有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

      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是一体两面:真理离开理想则空,理想离开真理则盲。理论上清醒,信念上才能坚定。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党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以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科学理论领导和推动革命、建设、改革。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真理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共同理想信念组织起来的政党。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具备真理性和理想性相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知行合一品格。百年来,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作为精神支撑;而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危难时豁得出来、冲得上去,靠的不是强迫命令,而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伟大建党精神之“承”

      “承”,是对“起”的具体化和实践性展开。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理信仰和理想信念,绝不是坐而论道。自诞生之日起,真理和理想就具体化为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的不同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都在总体上服从服务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怀抱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从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的过程,就是为真理和理想在中华大地开辟具体历史道路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历史道路的开辟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目标,更应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在坚定初心使命上矢志不渝、坚定如磐。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伟大建党精神之“转”

      “转”,由“承”而来,是对“承”更具体的拓展与发挥。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自诞生之初就充分认识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过程中的严肃性和严酷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就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自觉。中国共产党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任何一名共产党员,自正式加入党组织开始,就做好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思想准备;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总是不怕牺牲、百折不挠。

      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理信仰和理想信念,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具体化为现实的政治生命历程,以及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实际行动。

      虽然我们已经很长时间处于和平年代,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要尤其注重传承和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艰巨而伟大的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之“合”

      “合”,是“起”“承”“转”的集合与归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最终落脚点。党的科学性、理想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必须在始终如一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保证。

      对党忠诚的重大政治原则,是维护全党团结统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对党忠诚,意味着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具体的和实际的言行上不断增强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百年历史反复证明,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是忠诚于党的初心使命,忠诚于党的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总之,从表达形式上看,伟大建党精神起承转合、首尾一贯,不仅揭示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其在百年奋斗史上的奠基性作用。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表述,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建党起点的精神阐释,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凝练概括,还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指南。

      (作者:姜佑福,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