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甜宠题材为何不再受宠

    作者:别君华 李克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2日 15版)

      【影视锐评】

      近期,一批甜宠题材影视剧扎堆上线。虽然数量不少,但影响力一般。人们不禁要问,曾经被众多观众追捧的甜宠题材已经“失宠”了吗?

      近年来,甜宠题材影视作品经历了从市场爆火到逐步滑坡的过程。2017年《双世宠妃》将“甜宠”作为标签进行宣传成功撬动市场,甜宠从传统的影视“元素”升级为网络视听和影视剧的垂直细分类型。此后,每年都有大批甜宠题材涌现于各大视频网站、卫视平台乃至电影黄金档,收割年轻观众的流量和票房。然而,随着甜宠创作数量逐年提高,市场趋于饱和。观察网络剧市场,甜宠作品从2017年上线31部上涨到2018年的57部,再到2019年的106部,开始一路高歌猛进。这股创作热潮从2020年出现转折,开始走下坡路,上线数量下滑到39部。从口碑上看,今年情人节档力推的某甜宠作品豆瓣评分低至2.7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因“难看”登上微博热搜的甜宠作品。不仅数量下滑,口碑翻车,收视票房也出现跳水现象。

      甜宠题材的创作问题由来已久。部分生产者对影视市场和观众缺乏足够的尊重,为了追求短期收益把甜宠当成流量密码,创作上投入不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缺失,导致故事老套,情节模式化。很多作品的主线剧情靠千篇一律的固定模板支撑,一见钟情、欢喜冤家屡见不鲜。就青春校园剧而言,主角线从死对头到不离不弃,配角线大多是深情男二与恶毒女配的设定。走出校园进入职场的故事,一般从女新人撞倒男领导开始,两人经过层层羁绊最终修成正果。偶尔出现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奇设定,又很快在随后诸多作品的不断重复之下,变得索然无味。甜宠作品还难逃主角人设幼稚单薄的问题。主角人设反反复复都是倔强少女和纨绔少爷、平凡学渣和高冷学霸、鬼马少女和深情王爷等老样子,背景单一,性格单一,部分行为缺乏足够的心理动机,给人一种神经兮兮、莫名其妙的感觉。还有一些流水线复制式的场景、台词、冲突,观众看了开头就猜到结局,很难不产生审美疲劳。

      不仅如此,甜宠剧往往过度且刻意地表现男女主角相处的甜蜜状态,导致剧情不合理,逻辑有漏洞。某古装剧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朝礼教最森严之时,女配角被男主角看到换衣服而名节受损,就算是家中嫡女也只能嫁过来做妾室,女主角落水被男主抱上岸却不担心名节受损。另一部剧中男主角妹妹轻而易举地闯入女主角家,放了一只老鼠,女主角害怕并以此为借口轻松入住男主角家。此外,男女主角跌倒就会碰到嘴巴,无缘无故就壁咚,还有泡面吻、倒立吻,虽然观众看甜宠剧是为了“甜”,但人工糖精过多的劣质糖也只会让人倒胃口。

      此外,还有一部分甜宠作品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甚至出现价值导向偏颇的问题。除了辍学、车祸、打胎、出国之类的狗血情节,还有的甜宠影视作品中的主角恋爱脑,一味追逐爱情而无心工作学习,也有的人物背信弃义,脚踩多只船依然理直气壮。面对较为低龄化的市场主体,这样的作品会让他们对情感生活产生不切实际甚至不正确的认知,对社会文化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甜宠套路不再是市场风向标,实际上与我国影视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在政策保证、平台支持、资本投入、人才涌现之下,影视剧佳作频出,观众审美能力水涨船高。无论是革命历史题材的《觉醒年代》《长津湖》,还是现实题材《山海情》《人世间》,或是类型创作如《开端》《沉默的真相》,精品层出不穷,创新无处不在。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年轻观众逐渐形成了高品位的审美追求。因此,甜宠“失宠”不只是题材本身的问题。市场依然需要优质的甜宠影视作品,而如何提升甜宠题材作品质量才是问题的关键。

      优质的甜宠影视作品应当创新剧情模式,拓展思想内涵,传达正向价值。以《变成你的那一天》《司藤》为例,这类剧集受欢迎,主要是剑走偏锋的题材和情节,让人眼前一亮。而《你是我的荣耀》《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冰糖炖雪梨》等则在表现真挚的爱情同时,展示男女主角的热血梦想和励志青春,传递了为国家人民无私奉献、为梦想顽强拼搏等正向价值理念,从而与更多观众产生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

      当前,中国影视市场不断走向成熟,观众审美需求和艺术品位大幅提升。甜宠题材不应再囿于“套路”,仅仅以激发观众感官愉悦为目标。套路化的作品以白日梦形式补偿了观众的欲望体验,而高质量甜宠题材作品的创作,应当回应新时代的社会现实,提供对于社会现实的观照力,并关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人们情感结构、审美结构、文化偏好的变迁,从而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作者:别君华,系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讲师;李克,系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