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0日 星期一

    吉林省临江市:

    乡村旅游富边民

    作者:本报记者 任爽 本报通讯员 芦猛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0日 04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眼前这个粮仓形的建筑就是我们坡口村村史馆,这是临江市第一个乡村博物馆,也是龙头山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吉林省临江市四道沟镇坡口村党支部书记耿丙礼高兴地讲着坡口村致富的故事,“这里面的老物件儿和照片都是我们发展旅游致富的见证。如今,坡口村正和这村史馆粮仓形的寓意一样——家家户户丰收有余粮、美好生活五谷丰登。”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临江市处在长白山腹地、鸭绿江畔,与朝鲜隔江相望,边境线长146公里,是长白山生态旅游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振兴,临江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沿鸭绿江沿江风光带,以主城区为中心,发展东环和西环两大特色旅游线。坡口村就在东环线上。

      “坡口村自然风光独特,村委会离鸭绿江只有1.25公里,并遗留有多处红色遗址。”耿丙礼说,“2014年冬天,我们就开始尝试发展旅游。虽然只设置了雪地摩托和雪地乐园,但一个冬天就为村集体创收了2万块钱。”趁热打铁,坡口村在临江市的扶持下,打造了集冰雪乐园、梨树河谷红色教育体验、内河至界江漂流、“千家旅舍”传统关东风情住宿、“古道驿站”特色美食等为一体的龙头山多功能旅游风景区。很快,乡村旅游就让这个边境小村“活”了起来,直接带动700多人再就业。龙头山多功能旅游风景区自建成开发以来,共接待游客超过18万人次,产业经营性收入约260万元。

      乡村旅游还间接带动了农业的转型升级,坡口村80多户村民种植了1200亩的桃李,搭建了300亩的采摘园,采摘园年均为村创收近300万元。

      每年8月,桃李成熟,村里还会举办采摘节,每届采摘节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耿丙礼说:“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相互融合,不仅让坡口村‘活’了起来,还让村子‘火’了起来。”

      仲夏时节,60岁的坡口村村民张华春正在自家的桃李园除草。“自打2014年我家就开始种桃李,年年丰收,年年增收。”张华春说,采摘园让他种地的劲头儿更足了,今年他更要好好打理,让游客吃上品质更好的桃李。

      “冬天农闲,发展滑雪;夏天农忙,正好采摘。”耿丙礼说,坡口村的旅游业和农业实现了优势互补、良性循环。同时,在致富的路上,坡口村坚持把村集体旅游产业收入的20%拿出来给贫困户分红,2020年坡口村村民全部脱贫。

      在临江市另一条旅游线路——西环线上,松岭屯也很出名。松岭屯又名“松岭雪村”。每年冬季,漫山的雾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同蓝天白云、银装素裹的山峦大地一起绘就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

      在花山镇珍珠门村党支部书记范建超的记忆里,珍珠门村松岭屯在开发旅游业之前,主要收入来源只有种植玉米、大豆等,雾凇美景也只是自己欣赏。2004年,松岭屯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淳朴好客的松岭人像迎来亲戚朋友一样,热情地招待他们。这些摄影爱好者离开松岭屯后,松岭美景也跟着“出”了山沟儿。

      范建超敏锐地发现了致富的机会,他协调修缮村里的路桥,带领村民修建民宿,创新雪地游乐设施,添置牛爬犁、东北大花棉袄、旱烟袋、羊皮袄等拍照道具,想方设法提升游客满意度。松岭屯的乡村旅游逐渐形成规模,家庭旅馆最多的时候达75家,110户村民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范建超也被乡亲们称为“雪村超人”。

      乡村旅游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让村民致富的干劲儿更足了。松岭人把当地最好的特产核桃仁、木耳、蘑菇、蜂蜜等农副产品推荐给游客,近年来,他们又发展起生态草莓和红松树种植等特色农业,和金字招牌旅游业相辅相成。

      山峦叠翠,江水依依。目前,临江市已创建松岭雪村、老三队温泉度假村、苇沙河白马浪渔村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12个,建有休闲农业家庭农场70个,开办农家乐家庭旅馆200余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临江市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本报记者 任爽 本报通讯员 芦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