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巧巧,金黄色的是什么花?”
“是木春菊!”
在嘉陵江大桥桥下,李美玲带着女儿一边玩耍,一边辨认步道两旁的各种花草。李美玲的家就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漫行步道附近,她这段时间给女儿准备的“通识课”,就是认识小区内外的各种花草植物。
北滨漫行步道上,一组组樱花树成了“小林子”,一丛丛木春菊、翠芦莉、矮蒲苇、迷迭香和火山岩石笼组成了“小花境”。“这条路上的花花草草又多又漂亮,太适合带娃娃来玩儿了!”李美玲说。
许多重庆市民都知道,这条步道几年前还是一条只有两三米宽的简陋小路。漫行步道设计师孙超说,江北区在城市“微改造”过程中,明确提出必须“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按照这个原则改造的漫行步道,设计了运动健身、休闲观景和时尚艺术三个不同的功能段,人行步道宽度扩展到15米,还打造了一个拥有200多种景观植物、7座功能驿站,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城市阳台”。
“我们一家人都喜欢来这里。”李美玲说,她的爱人喜欢运动,步道上有跑道、健身房;母亲喜欢和老友去党群驿站喝茶聊天;自己则经常带着孩子在步道上的随棠书苑看儿童绘本。这条步道让一家人都能找到各自的乐趣。
地处北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缙云山,有着重庆主城区“绿肺”之称。然而,当地村民在山上违建起农家乐、侵占了林地。2018年6月,重庆启动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拆除62万平方米违法建筑,栽种植物77.4万株,动员520名群众搬迁到保护区之外,复土复耕复绿42万平方米。
违章建筑拆除后,缙云山的美景回来了。北碚区澄江镇缙云村村民龙江是缙云山景区的一名护林员,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后,他决定依托缙云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把经营的农家乐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开展自然教育。
2020年5月,以自然教育为特色的“遇见自然”民宿正式营业。每到周末,龙江就会组织游客夜观自然,识植物、辨昆虫,探究缙云山的奥秘,在提升游客体验感的同时,也教育引导大家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理念一变天地宽。“虽然价格比以前贵了几倍,但上门的游客反而更多了。”龙江感叹,“眼里是绿水青山,口袋里有金山银山,这才是真正的靠山吃山。”
在重庆市巴南区,公园已经成了许多居民家门口的“标配”。“一条长长的亲水步道将湿地水系连接起来,家里老人经常在公园里散步、锻炼,我们就约上几个朋友来这里休闲。出门就能逛公园的感觉真的舒服。”家住在巴滨路珠江城的居民董月说,串联公园两端的还有一条长达10公里的滨江自行车道,小孩特别喜欢来这里骑自行车,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可以欣赏江景。
完成花溪河入江口湿地公园、花溪河宗申青年国际湿地公园、东城大道湖滨公园、阳林渔港小游园的绿化,新建花溪河生态步道工程,提档升级南温泉建文步道……一段时间以来,巴南区在群众家门口因地就势,新建和改造了一批高品质的山城步道和城市公园,把这些沉睡的犄角旮旯,打造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幸福乐园。
一座城市,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在其他城市也许会有不同答案,可是在小城璧山,答案都是一个:公园。重庆市璧山区近年来陆续建成了36个城市公园,整个城市构成了完整的大公园、大景区、大森林和大水系。2019年,来重庆出差的娄耘绮慕名到这个“公园之城”游玩,“没想到在西部还有一个这么美的城市!”回家后的娄耘绮,在脑海中刻下了对“公园之城”的印记,2020年年底终于说服家人到璧山工作、定居。“出门就是绿、推窗就见景,我向往的生活终于实现了。‘来了就是璧山人’不仅是城市的口号,还真正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这里真的是一个幸福之城、理想之地。”娄耘绮高兴地说。
近年来,重庆将城市有机更新作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共享发展成果的“责任工程”、提升城市品质的“发展工程”,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并重,围绕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加快建设“近悦远来”的“大美重庆”。“城市有机更新,就是要在‘微改造’中下足‘绣花功夫’,把‘大美重庆’建到每个居民的家门口。”重庆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李宏 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