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9日 星期四

    重大项目开工热 投资“马车”动力强

    作者:本报记者 刘 坤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9日 15版)

        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目前一半机组已投产。新华社发

        工人正在山西运城会展中心重点工程工地上实施管线对接作业。闫鑫摄/光明图片

        华龙一号浙江三澳核电项目核岛安装工程日前开工。资料图片

        湖南省常宁市庙前镇泉井村,许广高速公路老屋场特大桥车水马龙,与农房民居、绿色田园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夏日乡村生态画卷。 周秀鱼春摄/光明图片

      【经济界面】

      6月6日,广西河池市天峨龙滩特大桥主桥拱桁实现合龙。天峨龙滩特大桥横跨红水河,全长2488.55米,是南天高速公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结束天峨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是我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真实写照。1至4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100亿元,同比增长5.7%。

      今年以来,稳增长、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今后,我国投资形势如何?应怎样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1 稳投资开局良好

      日前,贵州省2022年二季度集中开工仪式在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新城新校区一期建设项目现场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360个,总投资2058.69亿元。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二季度集中开工项目突出基础设施支撑作用,突出项目投资的公共服务导向,突出项目投资的“乘数效应”,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年创税4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达7万余人,投资动力强劲、扩大内需作用明显。

      不只是贵州,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可谓如火如荼。

      4月20日,总投资达268亿元的四川2022年重点水利工程集中开工;5月11日,云南919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043亿元,涉及能源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旅游业等多个领域;5月30日,河北省唐山市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046亿元,年度投资471.1亿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2022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15.7亿元,支持雄安新区启动区、容东片区交通运输通道项目和综合管廊工程,以及为疏解项目落地加强公共服务配套保障的项目建设……

      国家信息中心学术办主任唐斯斯说,今年以来,我国扎实做好稳投资工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3%,实现良好开局,稳投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1至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8%。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0%,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5%,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4.4%。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1至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5333亿元。目前,2022年用于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已全部下达。

    2 有效投资空间广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各地正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发挥有效投资作用,推动扩大投资规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新疆今年将着重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00亿元,以重点项目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从项目规模来看,2022年各地投资力度整体加码,项目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北京、河北、山东等多省市重大项目投资超万亿元。”唐斯斯说,从年初各地发布的项目清单来看,新基建、重大民生基础设施等仍是各地投资重点,新老基建重大工程项目数量占比普遍超过50%。其中,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主要集中在大数据中心、5G基站等项目,传统基建主要以交通、重大民生项目为主。

      唐斯斯认为,重大项目仍将在稳增长、扩内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今年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这反映出现阶段我国投资需求潜力巨大,有效投资空间广阔。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刘立峰表示,当前,我国投资的热点和亮点较多,已经形成了多点支撑的良好局面,显示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未来预期稳定、信心增强。

      专家称,从走势来看,近期,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投资受到了一定制约,但是从先行指标看,投资持续增长仍有较好支撑。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显效,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加大,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快,投资要素保障不断增强,投资拉动作用有望进一步发挥,推动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

    3 将资金花在刀刃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在刘立峰看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既要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适时适度加力,又要依靠其他领域投资协力共进。

      “要兼顾短期稳定增长和长期结构调整的要求,避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防止出现大规模的政府债务膨胀。”刘立峰说,要精准有效扩大投资,重点投入交通、水利、电力、5G、人工智能、大数据、铁路、公路、航空等设施和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杠杆效应,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唐斯斯认为,要在投资总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发挥项目投资在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区域布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民生福祉改善。优化投资结构,增强供应链产业链稳定性。

      “发挥好投资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紧扣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选准投资领域和项目,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唐斯斯说。

      日前,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等。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赵冲久表示,今后将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协调对接有关部门,做好要素保障和生态环保相关工作,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加强日常调度,破解项目进程中的难题,推动具备条件的项目能开尽开,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如今,经过多年投资建设,我国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存量资产,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要多种方式、创造条件、规范有序、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产。发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积极推进产权规范交易。对参与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参与积极性。

      “盘活存量资产,就要把回收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建设,形成新的有效投资,实现良性循环。”赵辰昕说,要牢牢把握投资方向,确保主要用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配套资金支持。

      (本报记者 刘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