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我们学校坐落在南京江北新区,离长江北岸只有800多米。2021年学校正式创立,迎来了第一批一年级新生。如何把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的宏大主题化为一年级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呢?当他们迎来上小学后第一个春天的时候,“一粒种子”的故事发生了……
早春,校园里泛出了点点新绿,学生们诵读《赋得古原草送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感受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老师顺势引导:“小朋友们是否愿意培育一粒小种子,让它发芽、生长呢?”大家都欢呼着“愿意”,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于是,在家校协同共助下,一粒粒花种、草种、豆种被小朋友们种进了盆里。每天观察记录,适时添水养护,小种子终于陆续发芽了。小朋友兴奋地用文字、照片、视频、绘画把小种子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有的还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呢。
学校聘请了农业专家为学生录制视频,讲解无土栽培果蔬的流程,还利用周末组织家庭现场参观,让学生亲眼看到一粒种子变为餐桌美食的奇妙旅程。同时,组织小朋友们到滨江风光带踏青,在绿树环绕、花团锦簇的美好环境中把近年来长江两岸植绿护绿、设施改造等故事讲给他们听。
通过这样一系列体验,对自然的热爱潜移默化地注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生态文明教育的种子也在小小心田里发芽了。
今天,校园里的现代种植体验基地正在建设中。我们希望,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一粒种子”的故事能带给他们更多思考。因为,只有把一粒粒小种子“种”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才会越来越牢靠。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靳晓燕、张胜、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杜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