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而要发挥好思政课为党和国家教育、引导青年的作用,我们首先就必须清醒地承认,思政课程从来都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封闭体系,不能指望那些与学术绝缘、与现实疏离的自说自话来产生效果、解决问题。相反,作为一门本质上是要做到以理服人的课程,真正有效的思政课,必须立足于贯通课程中的“术”“学”“道”,“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具体而言,也就是要善于从学术土壤中汲取营养,从开阔视野中获得启示,从现实观照中产生力量,从有效创新中总结规律。
从学术土壤中汲取营养,就是要主动打通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内在关联。科学理论的彻底性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在对既往一切文明成果传承超越的基础上,体现在与其他思想体系“理论对理论”的比较交锋中。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应该意识到,“学术味浓”从来都不是思政课的减分项,而“不学无术”才是教学中的大忌。所谓道蕴于理,理寓于学,面对着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见识广博、专业各异的“Z世代”青年,思政课要经得起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能够与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展开对话,就必须主动融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本土学术发展进程中,并立足于在学理上“知其所以然”的前提下,将扎实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深入浅出的教学表达。唯其如此,有据的说理才不至于沦为空洞的说教,有学术品位的思政课也才能真正发挥出正本清源的实效。
从开阔视野中获得启示,就是要融汇多学科视角,贯穿历史与比较的纵横两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逻辑、制度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有机统一的产物,广泛涉及各个领域的复杂问题。所以,思政课要引导青年认同中国之制,就必须拥有开阔的学科视角、丰富的历史素材,建构起言之有理的逻辑阐释体系。同理,当下“东升西降”的趋势,是在日趋激烈的国家竞争、制度博弈中展现出来的,所以,思政课要帮助青年树立“四个自信”,就要善于做比较文章,呼应当代青年更加习惯于平视世界的心态变化。总之,有形的思政课教材固然有限,但突破了学科边界、视野限制的思政课素材却存在于广阔的地理空间、社会空间乃至于网络空间中,只有打开眼界,善用这些资源,才能为思政课注入源头活水。
从现实观照中产生力量,就是要用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引导塑造有为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摆在所有人面前,消极回避并不会自行消解矛盾。有鉴于此,理应兼具“道”与“学”双重自信的思政课,便不能回避问题、讳言矛盾。相反,思政课应该始终本着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觉悟,秉持信任青年的态度,主动引导青年们全面、辩证、理性地看待问题,帮助他们在步入社会、肩负重任前打好预防针,扣好第一颗纽扣,不仅对“为什么要改革”的答案产生认同,更明确树立起“为谁改革”的立场,掌握“改什么”“怎么改”的科学规律,从而沿着正确方向保持改革开放的该有前景。
从有效创新中总结规律,就是要正确把握思政课形式创新与内容为王的关系,同时避免“改革恐惧症”与“创新依赖症”。一方面,思政教育从不该拒斥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但另一方面,入脑入心的思政课,也不是“演出来”“卷出来”的。思政课的自信与举重若轻,来源于深厚学理支撑道理阐释,而不是华丽形式包装空洞内核。因此,思政课的“术”也就是形式创新,始终都只是一种服务于“以学传道”目的的手段,其自身不能反过来凌驾于内容和道理之上。同时,我们也要正确把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规律,不能用政绩的标准来衡量思政课的成效,用产业的思维来建设思政教育体系,而是要兼具耐心、信心和恒心,从有效创新中发掘以课程改革促发展的可能。
总而言之,思政课体量不大,却承载着国之大计,引导着当代青年从中倾听时代脉动与个人际遇的共鸣。因此,只有当我们真正去用心深究贯通其中的“术”“学”“道”之理时,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丰富资源才会被充分开发出来,推动着我们把这门“讲道理”的特殊课程建好建强,不负人民对其立德树人使命的殷切期望!
(作者:林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