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0日 星期五

    在党旗下,向未来进发

    讲述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刘煜亮

    作者: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0日 07版)

      【一线讲述】

      从童年起,“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这句话就一直在我耳畔萦绕,陪伴我经历入队、入团、入党的三个闪光时刻。

      上世纪80年代,我出生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阳光洒遍积雪齐腰深的贮木场,绿皮火车满载着国家建设急需的木材驶向全国各地,长辈们“怀揣一个馒头当午饭,棉裤与棉鞋冻一体”,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奋战……记忆里的画面,让我心中满是感动。

      那时候,林场职工中受到表彰的先进生产者,都会被奖励一个红色的小本本,他们是我最敬佩的榜样。而我的父亲,正是其中一员。

      父亲是一名党员,每当空闲时,就会把搬运泥土、堆砌瓦砖、建设林场的艰辛故事讲给我听。“党员不能计较”“遇到困难不要害怕”“等你再大一点,可以戴上红领巾”等话语,让我印象深刻。

      小学二年级,我终于系上了红领巾,那鲜艳的颜色是我童年最难忘的记忆。我感觉只有让自己不断变好,才配得起这片鲜红。

      小学五年级时,班主任宣布了入团规则。我立志要好好学习,做一名向上有为的好少年。六年级时,我如愿佩戴上了团徽。

      入团之后,对入党的向往便在心里萌芽。而身边两位党员的事迹,更是感召着我——成为这样的人。

      一位是老家镇医院的邰院长。有一年,我的哥哥摔断了胳膊。镇里医疗条件有限,又来不及送去大医院,怎么办?邰院长当机立断,主刀动手术,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着被射线辐射的危险,给哥哥接上了断肢。

      面对我们的千恩万谢,邰院长说,医生就是要救死扶伤。从此,对医生的崇敬在我心里扎下根,召唤着我走上从医之路。

      另一位,是全国著名呼吸病专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亚梅教授。

      2011年,我从陆军军医大学毕业,来到重医工作,师从吴教授。她曾作为重庆市抗击非典疫情医疗专家组组长,为抗击非典作出重要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年已八秩的她三次向院党委请战。她的情怀与担当,激励着我迎难而上、不畏艰险。

      2020年2月,身为重庆首批援鄂医疗队轻症专家技术组组长、重医附一院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的我,在湖北孝感提交了入党申请,火线入党。回忆起在孝感支援的每一分钟,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救人。圆满完成63天的援鄂抗疫工作后,我又作为中国政府援非洲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赴阿尔及利亚、苏丹抗疫。

      新征程上,我将继续用实干向党告白:党有号召,我有行动。继续奋斗,向未来进发。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张国圣、胡晓军、王建宏、张文攀、赵秋丽、李志臣、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文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