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8日 星期三

    【走近文艺家·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冯咏梅:让更多新编剧目成为剧院“看家戏”

    作者:殷泽昊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8日 13版)

        冯咏梅近照。光明图片

      【走近文艺家·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她是滇剧竹派传承人,从艺43年,积极传承《血手印》《玉堂春》《花田错》《借亲配》等传统剧目,先后主演了《京娘》《西施梦》《水莽草》等改编和新编剧目。如今,她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同时还在不断思考人才培养和剧目传承问题。她有一个心愿:让更多新编剧目成为剧院“看家戏”“吃饭戏”。

      日前,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名单公布,云南省玉溪市滇剧院院长、滇剧竹派传承人冯咏梅名列其中。得到消息的她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分享感言:“幸运遇见这美好时代……为优秀作品,为传承,继续努力奋进!”

      无暇自喜,冯咏梅立刻投入为青年演员响排剧目参加比赛的工作中。“演员的青春很宝贵,我要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为他们创造最好的艺术学习氛围和条件。”青年时期的冯咏梅受到无数前辈的提点和关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希望能把自己年轻时学到的本领和获得的关爱,传递给下一代的青年滇剧人。

      冯咏梅出生在滇剧世家,父亲是武生演员,母亲是文武花旦演员。“说句开玩笑的话,我打从娘胎里就开始听滇剧了。”受父母的影响,冯咏梅自幼就喜爱滇剧。10岁那年,玉溪市滇剧团招生,冯咏梅如愿考入了滇剧团的“团带班”。

      冯咏梅从小性格活泼,再加上身体条件好,爆发力强,因此从学习武旦开蒙。有父亲做榜样,她勤奋吃苦,提枪花、倒扎虎……每天三班练,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然而十五岁时,冯咏梅在一次训练中意外摔伤了手臂关节。伤在此处,完全康复的难度极大。这对于一个表演靠“打出手”的武旦演员来说意味着艺术生命的终结。“当时父亲为我想了很多办法,用中草药泡、负重拉伸……我的手臂终于可以一点点地自主伸展。可终究没有恢复到以前的力量和拉伸程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康复期间的冯咏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开发了自己演唱方面的天赋。同时,剧团老师们也注意到她嗓音透亮甜美的特点。于是,伤病恢复后的冯咏梅从武旦转向花旦、闺门旦。“说来也巧,我手臂虽然不能像武旦那样运动,但刚好恢复到能够做好云手基本功。”说起这段经历,冯咏梅觉得自己走上花旦艺术道路似乎是注定的。

      1987年,18岁的冯咏梅靠着在滇剧《思凡》中展现的扎实基本功,在云南省青年戏曲演员比赛上获得二等奖。这次比赛让她第一次体会到滇剧表演给自己带来的自豪感,一生只做这一件事的种子从此在她心中种下。

      次年,初在云南戏曲界崭露头角的冯咏梅有幸拜在滇剧竹派表演艺术家“小八音”万象贞门下,这成为冯咏梅艺术道路的转折点。初见万象贞,冯咏梅演唱了《思凡》的片段。当唱到“哪怕是,放在油锅里炸……”这句时,她使用了一个高腔。万象贞此时提醒她,要避免为了“秀嗓子”而唱高音。“我特别感谢师父对我的引领。她告诉我要找到自己的声腔特点,用声腔塑造角色,而不是卖弄。这点对我的表演影响很大。”

      万象贞格外珍视这位唯一的入室弟子,她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冯咏梅,冯咏梅的表演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师父特别注重培养我在旦角表演中对不同身份表演尺度的拿捏。比如,同样是‘京娘’这个角色,在《送京娘》里她前后分别使用花旦和闺门旦的表演方式,在《京娘送兄》里又融入了青衣的表演风格。”正是因为对角色细致的刻画和表演上的精心打磨,1999年,年仅29岁的冯咏梅凭借由这两出戏串联改编而成的新编滇剧《京娘》,夺得梅花奖和白玉兰“主角奖”。冯咏梅通过这样的方式继承和弘扬竹派艺术,报答师父的教导之恩。

      许多人认为,获得梅花奖代表着戏曲演员走到了艺术道路的一个“巅峰”,但冯咏梅并没有止步于此。她知道,只有在传承和发扬滇剧上不断努力,才能不辜负滇剧艺术,才能无愧于内心。“如何让传统滇剧具有现代品格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我们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糟改’,不能丢了传统戏曲的精髓。”

      2009年,冯咏梅带着新编滇剧《西施梦》赴台湾宜兰县交流演出。按照主办方的安排,台湾兰阳戏剧团演出的《白蛇传》将和《西施梦》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先后演出。“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演出安排,很担心两出大戏四个小时下来,观众们早就坐不住离场了。”让冯咏梅没想到的是,当表演结束,返场谢幕,场灯亮起时,台下的观众“满满当当”,起身为冯咏梅和滇剧团的演员们鼓掌致意。事后,几名曾久驻云南的退伍老兵特意赶来后台向冯咏梅和演员们表达敬意。“他们说听到滇剧就是听到了乡音,特别感动。一方面,这出新编戏得到了认可,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两岸同胞同根同源。”

      从那之后,冯咏梅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继续求索。在她的带领下,玉溪市滇剧院创排了《水莽草》《贵妇还乡》等新编剧目,获得观众和业界一致好评。“现在,我把这些新戏交给我的学生,我的心愿是这些戏能成为我们滇剧院的‘看家戏’‘吃饭戏’。再过几十年,这些‘新编戏’能成为‘传统戏’。”

      如今,冯咏梅把更多时间投入到传艺授课和剧团人才培养的工作中。“我一直秉持师父的理念,教徒弟的时候也告诉她们要找到自己的强项和特色,那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她认为,现在的青年演员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大把的展现机会。“我对滇剧和剧团的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孩子们肯吃苦、肯坐冷板凳。我会倾尽所有给他们找剧本、找老师,创造条件让他们走上更大的舞台,让滇剧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

      滇剧是冯咏梅生命的注脚,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她说:“我曾经有过很多转行的机会,很多机会都能带来更多物质上的东西。但我始终没有离开我热爱的滇剧舞台,那是我成就自我、收获热爱、挥洒生命的地方。”

      (作者:殷泽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