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办学近70年来,武汉体育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推动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武汉体育学院坚持“四个面向”,主动对接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积极谋划学科布局,系统构建以“大体育”为主体、以“大健康”“大传播”为两翼的学科体系,助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体育”是指把发展体育事业置于助力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去推进和谋划。在学科建设中,武汉体育学院立足大体育观,打破学科壁垒,组建跨学科、跨院系的学科群,通过“体育+”和“+体育”的交叉融合,不断拓展体育学学科外延,围绕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大体育”重点研究方向,努力探索“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和实施路径。目前,武汉体育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医学8个学科门类;其中体育学一级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获评“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及湖北省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历轮学科评估均名列前茅,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是湖北省属高校唯一获评A类的学科和学校。“智能体育与产业发展”“运动与脑科学”“体教融合与健康促进”“新闻传播学”4个学科(群)获批湖北省“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
“大健康”是指更加重视体育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武汉体育学院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实施体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促进人的健康、慢性病预防和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2年4月,学校整体接收了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进一步推进体育和卫生的融合。此外,武汉体育学院还与中部战区总医院等单位合作,以运动营养、智能体育装备研发、运动康复为“大健康”的重点研究方向,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探索并推广体育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数字体育、智慧体育研究,推进体医工融合。
“大传播”是指更充分发挥体育在国民健康力、精神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等方面的强大作用。武汉体育学院积极传播运动促进健康理念,积极创新科普工作形式和传播手段,建设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新兴融合的科普传播平台,普及体育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科学健身素养,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此,武汉体育学院充分依托和发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体能训练分会挂靠单位优势,凝练新闻传播、中华体育精神、武当武术等优势特色学科或学科方向,以健康传播、体育传播、文化传播等为“大传播”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弘扬运动健康理念。深度挖掘以武当武术、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蕴含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主动服务国家形象与软实力提升。2022年4月,学校成立了中华体育精神研究院。
武汉体育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构建“一体两翼”学科体系,深化体教融合,奋力开启中国前列、世界一流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建设新征程,助推体育强国建设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