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阳光正好,和风习习,漫步在福建厦门山海步行通廊上,心旷神怡。这里空气清新,树木葱郁,三角梅、木棉、洋紫荆等争奇斗艳。山海步行通廊将充满活力的城市景观与宁静的自然风景无缝对接,让人们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体验人与自然的交融。
这条山海步行通廊是厦门在城市中心地带新修建的一条健康步道,起于厦门邮轮码头,终于观音山梦幻沙滩,全长约23公里,是一条彰显自然野趣,探索山林之美的生态之路。
“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走在山海步行通廊的厦门市民罗瑞明说,“山海步行通廊让我们能够畅享绿色健康生活。在这里行走非常舒服,沿途环境好,空气清新,负氧离子高,有利于健康。”
近年来,厦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如今绿色已成为厦门生产生活“最美底色”,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能。
创建绿色生活方式
厦门市民毛通双住在思明区湖滨中路,走进他家的院子就像走进一个“都市花园”。火红的三角梅爬满围墙,两棵两米多高的酒瓶兰格外引人注目,此外还有枇杷树、杨桃树、莲雾树等,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我这里还有一个小池塘。”毛通双带记者穿过精心布置的鹅卵石小径来到一个圆形池塘边。“池塘里有鱼和乌龟。周边的白鹭常来光顾池塘,抓鱼吃,乌龟没有天敌,成了常住居民。”毛通双笑着介绍,笑容是如此的骄傲和阳光。
随着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厦门人不仅开始美化阳台和房前屋后,而且他们还通过义务植树、认建认养、线上云植树等多种方式,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为高颜值的厦门增绿添彩。
“厦门最美的风景就是厦门人!”每个厦门人都在努力成为绿色生活的主角。正因为如此,厦门市倡导的“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消费”“绿色办公”等各种理念都得到厦门人的广泛拥护和支持。在厦门,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处处可见:山海步行通廊,游客自觉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文明排队、有序游览;五缘湾海滩边,游客离开时会收拾剩下的食品、物品,打包带走,垃圾则分类投放在垃圾箱内……
打造绿色城市环境
厦门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海上花园”,海水环绕,四季如春。在尽情地拥抱阳光、沙滩、椰树、海风,享受着这座花园式城市带来红利的同时,厦门市通过一系列扎实的举措,呵护蓝天碧水净土,让“清新的蓝”“怡人的绿”成为厦门美丽而永恒的标签。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厦门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厦门经济特区水资源保护条例》《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若干规定》《厦门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多部与生态和资源保护有关的法规规章相继落地生根,为经济特区发展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近年来,厦门市还投入了70多亿元修复38个湿地生态项目,打造了滨海栈道、山海步道、空中自行车道等。目前厦门有140多座公园,16000多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地,数万公顷林地。
盈盈绿水,烂漫繁花,翩跹白鹭,休闲身影。如今,放眼厦门全域,每一寸肌肤都被绿色浸润,海滩、公园、湿地已经成为市民随时光顾的“城市新客厅”,城乡处处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知名学者易中天说:“厦门人整个地就是生活在一个大花园和大公园里。”
大力推进零碳实践
自2019年中国电影金鸡奖落户厦门以来,厦门市大力推进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影视+碳中和”新模式,是厦门对电影事业创新发展的一个贡献。
在2021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零碳金鸡、绿色影节”成为一个全新亮点。这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向电影人发出《绿色电影 助力“双碳”倡议书》,并创新实施碳中和试点工作。通过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的专业化服务,购买林业碳票的方式抵消本次电影节产生的碳排放。厦门市产权交易中心为此出具碳中和证书,实现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历史上的首次“零碳排放”。
去年以来,厦门扎实推进碳中和践行工作,积极探索开辟“双碳经济”新模式,多个低碳试点项目建设紧锣密鼓。
东坪山是厦门城市中央山地公园,公园以山体林地为主,山、林、石、水、寺各具特色。来到这里,人们会发现青山间穿梭的巴士是纯电动的,路灯是太阳能供电,度假民宿屋内的墙面使用了生态稻草漆。
2020年,东坪山片区建成福建省首个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经核算,东坪山片区优化能源结构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8吨/年,其中,路灯年减碳约49吨,纯电公交车年减碳约29吨。2021年,东坪山片区在实现近零碳排放的基础上,又持续减碳100余吨,入选2021年度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如今的厦门,到处都有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子。厦门金旅客车凭借“双碳”目标和新能源政策带来的机遇,批量交付世界各地助力绿色出行;军营村低碳社区、后溪工业组团低碳园区、植物园低碳景区等20个低碳试点项目加快建设。
(本报记者 马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