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5日 星期四

    激扬青春 添彩冬奥

    ——记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首钢集团冬奥服务保障青年团队

    作者:本报记者 罗 旭 本报通讯员 王 笙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5日 01版)

      【奋斗者 正青春】

      闻道新春恣游览,羡君平地作飞仙。景色秀丽的北京首钢园区里,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凌空飞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现已成为热门打卡地。

      在一群身着“志愿蓝”的青年人心中,“雪飞天”有着别样的意义,它记录着他们用青春、热血书写的报国答卷。这群青年人,就是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首钢集团冬奥服务保障青年团队。

    “志愿蓝”扮靓冬奥风景线

      每次走过“雪飞天”,90后的周洁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身为首钢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员,周洁所在的团队是“雪飞天”裁判塔用耐火耐候螺栓的研发者。作为首钢集团冬奥服务保障青年团队的一员,她与小伙伴们曾在这里守护了北京冬奥会的全过程。

      “历时1个多月,经过系统培训和考核,完成23门冬奥课程后,我们才正式走上‘雪飞天’的志愿服务岗位。”周洁说。

      “志愿者的选拔,大有讲究。”首钢集团团委书记毕鲁博说,“青年员工报名人数远远大于各单位推荐人数,要通过各单位推荐、集团初选,经笔试、面试、心理素质测试等环节,才能正式进入选拔范围之内。”

      2015年11月,首钢集团冬奥服务保障青年团队开始组建,共有成员523人,其中中共党员92名、共青团员266名。“我们28支青年突击队,出色完成滑雪大跳台等26个冬奥工程40000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冬奥火种展示、火炬传递等重要活动的志愿服务。”毕鲁博介绍:“城市志愿者累计上岗66天(其中节假日35天),提供各类服务近3000小时。医疗志愿者连续6年承担冬奥组委总部以及大跳台、签约酒店的赛时医疗保障任务。赛会志愿者在权益保护等岗位开展工作,为8场比赛近5000名观众提供协助安检、观赛引导等志愿服务。”

      “从闭环内到大跳台外,首钢青年志愿者用热情专业的服务,让‘志愿蓝’成为首钢园最亮丽的风景线。”毕鲁博说。

    经得住考验的青年一代

      1月26日到2月15日,是周洁等赛会志愿者进入赛时闭环的日期。

      为确保赛场各项工作万无一失,志愿者每天都要到赛场,完成调试设备、协调沟通、赛道维护、环境巡查等各项工作。

      “1月31日是除夕,大家轮流休息了半天。”周洁说,“大多数小伙伴都是第一次在外过春节,但是想到自己在为奥运服务、为国家作贡献,心里还是蛮自豪的。”

      赛事服务无大小。95后姜萌至今记得,除夕前一天,几位工作人员在寒冷的室外为全体场馆人员整理物资近千份,“全部整理完毕,天已经黑了,手冻得通红,腿站得酸麻,但我们心里是光亮的,这是迎接虎年最好的方式”。

      正式比赛期间,志愿者要在赛前3小时入场,赛后3小时离场。“早上4时准备出发,6时开始上岗。”周洁说,“年轻人嘛,大多是‘起床困难户’,有人每天定5次闹钟,无论如何也得把自己叫醒。”

      2月13日,北京大雪。“当天是参赛队的官方训练日,第二天就有正式比赛,做好各项服务是志愿团队的责任。”周洁回忆,当时雪一直下,为了确保转播区的彩排工作顺利进行,大家要不停地扫雪,“到中午吃饭时,才发现鞋帽都湿透了。”

      “事实证明,在国家需要时,我们的青年一代是能经得住考验的。”毕鲁博说,“在进入大跳台闭环管理的员工中,超过70%都是青年。他们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爱国、奋斗、奉献、担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的风采。”

    志愿服务精神深植心中

      “首钢园的‘活地图’‘百事通’”,这是大家对90后小伙卢川的称赞。

      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是传递城市文化的名片。作为首钢园三高炉志愿服务站点负责人,卢川下了一番狠功夫,对园区情况了如指掌。游客关于赛场、街道、商户、卫生间等方面的问题,没有他答不上来的。

      为使更多人了解冬奥文化,卢川还带领小伙伴们在场馆周边为游客提供健康义诊、手机贴膜、手工制作“冰墩墩”等志愿服务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参与体验。

      “我们不是冬奥赛场的主角,不是镜头的焦点,但能够直接参与冬奥服务保障,向全世界宾客展现阳光、自信、开放的中国青年形象,我们同样感到骄傲和自豪。”赛会志愿者柴碧珅说。

      北京冬奥会大幕虽已经落下,志愿服务精神却深深扎根在这群青年人心中。“志愿者的工作,虽然多是小事琐事,但正是所有人的付出汇集起来,才成就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来自首钢技术研究院的刘君煜表示,回到工作岗位,自己将以更高标准做好科研工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能与国家共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难关,助力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是值得我们一生珍惜的宝贵财富。”姜萌道出了首钢集团冬奥服务保障青年团队成员共同的心声,“我们定当秉承初心,以吾少年之意气,与祖国万里恒昌!”

      (本报记者 罗 旭 本报通讯员 王 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