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从师范院校艺术专业毕业后,我来到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带着对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加入这个缝补历史记忆的伟大事业之中。
记得刚到修复室的第一天,眼前的景象让我深深感动。墙上排列有序的修复工具,焕然一新的古籍字画,专心工作的修复师……一切都体现着修复师对文物、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从学徒到修复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与沉淀。学习技艺也要磨炼脾气秉性——踏实、认真、不浮躁。染纸的颜色怎样最合适,喷水量多少才妥当,每个细节都有讲究。修复工作动辄持续数月,甚至以年为单位,是个慢活儿、细活儿。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重复同一个动作,非常需要毅力和耐心。
今天,电子设备逐渐占据我们的生活,有些人淡忘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纸质书籍。而我能够亲手去感受古籍修复带来的文化力量,在修复过程中,看到前人留下来的历史痕迹。让沧桑的古籍重获新生,我内心充满成就感与满足感。
2022年,“古籍保护”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提升新时代古籍保护利用能力和古籍工作水平,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这是古籍保护与时俱进的体现。我想,只有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古籍、爱上古籍,才能让古老的中国文化充满生命力。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雪、王美莹、杜羽、李晓东、周洪双、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