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1日 星期五

    奋斗不息,接力书写塞罕坝绿色传奇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1日 07版)

      【人物特写】 

      3月30日晚,正在塞罕坝望海楼值守的护林员刘军、王娟夫妇在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的报道,顿时感到满心鼓舞。

      “特别是听到总书记说‘要弘扬塞罕坝精神’时,我们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作为塞罕坝护林员,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守好护好这片林子,让这片林海更绿、更美,造福人民!”他们说。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点赞他们“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去年8月,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留下了“我们建这片林,它的生态屏障作用,要永远发挥下去”的嘱托。代代传承、不负嘱托,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代表有话说——

    陈彦娴:“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是要把树种好管好”

      时至今日,78岁的陈彦娴依然清晰记得58年前那个晚上做出的决定。

      1964年夏天,听闻塞罕坝机械林场刚成立不久,造林需要人手,正在承德二中读高三的陈彦娴和同宿舍姐妹们坐不住了:“响应国家号召,种树去!”她们给时任场长刘文仕写了一封“求职信”,一个月后收到了录用回信。六个姑娘喜滋滋地卷起了铺盖,坐上大卡车奔赴塞罕坝。

      “六二年那么呼儿嘿,进林场那么呼儿嘿,知识青年怀着热情,来到塞罕坝,创大业那么呼儿嘿……”陈彦娴哼起了当年的歌谣,回忆道:“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和咸菜,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里的水,住地窨子、窝棚、泥草房。冬天气温零下40多度,晚上穿着衣服睡觉,身下毡子都会冻在炕上,想卷起来还得用铁锹慢慢铲开……面对当时的恶劣环境,我们不气馁、不服输。”

      春天,她们在苗圃学习育苗。为了掌握好播种时盖土的厚度和压实度,她们拿着滚筒和刮板一遍又一遍地练,手磨出了血泡,手臂肿得抬不起来。“大家可有干劲儿了,无论多么苦、多么难,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是要坚持下去,就是要把树种好管好。”陈彦娴说。

    刘海莹:“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凝聚着科技的力量”

      1984年,19岁的刘海莹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来到塞罕坝做了一名基层林场技术员。尽管彼时的塞罕坝不再“风沙弥漫,草木稀疏”,但生产生活条件仍很艰苦。“是‘老坝上’的榜样力量和师傅们的传帮带,让我坚持了下来。”他说。

      刚到林场不久,刘海莹发现,苗圃地里云杉苗木的茎干,有时莫名其妙就变白了。经过分析,他判断苗子白化只是一种“生理干旱”的表现,并非真的生病枯死。经过及时补充水分,苗子果然活了过来。

      当时樟子松在造林次年总会有许多苗木死亡。面对这个难题,刘海莹细致观察后认为,“这些树苗不是冻死的,而是旱死的”。他分析,“塞罕坝春天风很大,许多树苗就这样因风失水而死亡。就差那么几天。如果根部水分能够及时输送,树苗就能成活”。

      一定要攻克难关。刘海莹与总场林业科人员开展实验,在秋季就给小树苗加盖防风土。有了防风土的保护,一棵棵小树苗果然挺过了“生理干旱”这一难关,实验成功了。他们的做法在全场推广后,塞罕坝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

      塞罕坝天寒、干燥,极端的气温和环境,不断为植树造林设置一道道障碍。刘海莹和同事们一起,先后解决了沙地栽植樟子松等多项难题。随着林场造林事业蒸蒸日上,他也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

      “塞罕坝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凝聚着科技的力量。”刘海莹说。

    于士涛:“握紧接力棒,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2005年,80后定州小伙于士涛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正赶上塞罕坝招人,于士涛二话没说就报了名。他觉得,“既然学林,就要到一线去,把学到的东西用在实践中”。

      从防火防虫到资源管护,从育苗整地到植树造林,从割灌抚育到经营利用,于士涛每天早出晚归,走遍了林场的每个角落。细心的他,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认真记录下每片林子的位置和特征。

      造林季节,于士涛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出门了,一直到晚上才回来。午饭一般是在山上吃口干粮,喝捧山泉水。累了,就坐在地上歇一歇;困了,就躺在山坡沟沿打个盹。晚上回到宿舍,他还抓紧时间学习林业技术知识,整理工作笔记。“那段时间虽然很艰苦,但感觉很快乐、很充实。”他说道。

      十多年来,于士涛和团队开展了大径级材培育、珍稀树种培育、优质树种引种和樟子松嫁接红松等项目研究,并利用塞罕坝气候、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承揽绿化工程等产业,传承并不断丰富着一套适合塞罕坝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

      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再三叮嘱,“防火责任重于泰山,要处理好防火和旅游的关系,坚持安全第一,切实把半个多世纪接续奋斗的重要成果抚育好、管理好、保障好”。“我们必须握紧接力棒,加强林业科研,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于士涛和同事们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心里的干劲儿满满的。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李慧、宋喜群、王冰雅、耿建扩、陈元秋、姚亚奇、万玛加、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杜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