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9日 星期二

    为一江碧水,值得付出满腔热忱

    作者:杨朝霞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9日 07版)

        杨朝霞,教授、博导,环境法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信息中心特聘教授,曾参与《环境保护法》《长江保护法》等20多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

      【观察者】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波涛万里、滚滚东逝的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生生不息的伟大象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如今,我们看到,很多青年科研工作者积极投身长江大保护,加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关注母亲河面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相关措施,用专业知识服务生态环境实践。他们的做法,是对党中央重要决策的生动回应,为自己的人生答卷写下了绚丽的篇章。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标志着长江生态环境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为推进法律的实施,各行各业的青年积极行动了起来。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成立长江生态环保青年宣讲团,推动长江保护法的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这对全民知晓法律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更令人欣慰的是,在更广泛的领域,青年人用各种方式投身于长江大保护,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唱响了一曲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组成的青年科技团队定期为江豚做体检,用青春爱心和专业知识守护“长江的微笑”;上海海洋大学与长江办合作成立的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近几年来承担多项政府主管部门委托专题研究项目,向主管部门提交了数十份决策咨询报告和长江退捕舆情监测报告,并在长江退捕禁捕工作中得以及时转化应用。

      青年人保护长江的步子走得扎实而豪迈。上海海洋大学师生为促进农业农村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十省百县千户”长江退捕渔民跟踪调研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行千里路调研走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落实“大学生长江大保护行动计划”,组建了数十支社会实践重点团队,超过1万名师生奔赴长江流域各地开展实践活动。

      长江大保护的意识已逐渐在青年人心中扎根,并且迅速向社会各界扩展。多年来,三峡蚁工志愿者协会的“蚁工”们,每逢节假日,都雷打不动“出工”,在长江沿岸捡垃圾、作环保宣传,活动范围已从城区江滩拓展到城郊及沿江风景区,让长江保持了最美“颜值”。

      为这一江碧水,值得付出满腔热忱。今年3月,长江保护法实施已满一周年,放眼望去,从长江头至长江尾,一幅幅“经济优、人民富、生态美”的画卷正徐徐铺展,渐入佳境。在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的伟大战役中,希望广大青年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生态文明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让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让“一江碧水向东流”成为中国大地永远留存的胜景。

      (作者:杨朝霞)

      (本期选题支持:张蕾、张锐、周梦爽、安胜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