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写给年度人物吴天一的颁奖词,铿锵雄劲。
缺氧气,但不能缺志气!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吴天一的人生信条,也是2021年11月15日光明日报《奋斗青春 无悔抉择》栏目头版头条报道他的事迹时所用标题。
一篇报道,展开了这位高原医学开拓者的壮阔人生;一次采访,挖掘出老人与这张报纸的一段佳话——
“我对光明日报充满感情。它鼓励了我的高原医学研究,也圆了我找到亲人的梦。对我而言,这两方面都是送来‘光明’的,也恰巧和我的两次抉择有关。”
2021年9月23日下午,在空气稀薄清朗的高原上,在简朴素净、挂满患者所赠哈达的办公室里,老人翻阅旧报,激动诉说;尘封已久的故事,汩汩流淌……
温暖科研路:“初心之作”发表,“坚定了最初的选择”
展开1980年10月6日的光明日报,第四版“科学副刊”左侧,千字文《高原适应的强者》赫然在目。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居住着藏族人民。在长期高原低氧的条件下,他们竟获得了和运动员一样的外貌和体格”“在一些高寒牧区,百岁老人并不罕见”“藏族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登山民族”……
虽然意在科普,却字字句句洋溢着高原阳光一般的情感,散发着对斯土斯民纯朴热烈的爱!
1958年,21岁的塔吉克族青年吴天一刚走下抗美援朝战场,便走上了青藏高原。面对人生的多种路向,这位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生毅然选择:医治高原病,支援大西北。
在苦寒边地行医、研究数年后,他率先发现并确定了多种高原疾病,并于1978年创建全国第一家高原医学研究所。然而,研究越深,越不满足。
“到底有多少种高原病?急性、慢性各有什么特征?诊断标准怎么定?”问号越积越多,他决定:深入高海拔居住区,开展一场高原病大调查,哪怕旷日持久,哪怕千难万险!
1979年,调研队出发了。一路骑马颠簸,顶着零下三十多度严寒,饿了干吃糌粑,渴了喝口冷水,头痛胸闷、失眠腹泻,越是海拔高的地方越要去……
次年,仍在路上的吴天一把调研的初步感受写成文章,试着投给光明日报——“一份知识分子都熟悉、都信赖的报纸”。
没承想,文章很快发表了!
“又惊喜又激动!我把它小心翼翼剪下来,贴在剪报集里留存至今。遇到苦累难事,不时拿出来看看。”吴天一说,这是自己真正步入高原医学殿堂的“初心之作”,其发表,不啻“为默默科研的人送来光明,坚定了最初的选择”。
一份激励化作无穷动力。大调研一做便是7年,覆盖10万人,对各种急慢性高原病进行了系统摸底,积累了上百万份数据资料。
科研大厦的地基就此打下,“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坚实起步。
坚定爱国心:“做研究不为了祖国,哪里能叫事业!”
就在吴天一心气高涨、愈加忙碌之际,这张报纸又送来了另一份久盼的光明。
“快,快来!你爸妈的电话,从美国打来的!”
1981年12月30日,同事劈头甩来的一句话,惊住了刚从唐古拉山牧区调研回来的吴天一。
正在卸行李的手猛地停在半空,心里一片空白,继而,涌起一股火烫烫的热流。
13岁时,刚上高二的吴天一执意参军,随志愿军入朝作战,自此同远在美国的父母亲人失去联系,一晃便是30多年。
多少次魂牵梦萦,也曾经泪湿枕畔,而此刻,当颤抖的手拿起听筒,当熟悉的声音传入耳鼓,他竟一时凝噎……
电话那头,父母和妹妹激动诉说,牵出了一段温暖而奇妙的机缘——
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员的吴若兰,间或翻看中文报刊。一天,翻到光明日报时,一个熟悉的名字点亮了目光——这,不是下落不明的哥哥吗?
父母得知,激动难抑。没有地址,就写信给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求助;信件被转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继而批到文化部,几番辗转,终于联系到了吴天一所在的青海高原心脏病研究所。
“来美国吧,这里有家人,也有事业!”年迈的父母含泪呼唤,吴天一怎不动情!然而,当赴美探亲,并在科罗拉多大学做了一段时间访问学者后,他的心,定了。
“学校留我做心肺血管研究所所长,我谢绝了,坚持回国。所有人都不理解:这里工资高、生活好、能一家团圆,也能施展抱负,为什么要放弃?”吴天一回忆着,眼神深邃,“可对我来说,做研究不为了祖国,哪里能叫事业!”
他心里,横亘着那片高原——“青藏高原才是我事业的根、生命的根!我早已和这里的人民、土地融为一体”……
再一次抉择,再一次奔赴高原!此后,成果接踵而来——
提出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命名为“青海标准”,作为国际标准统一应用;
组织中日联合阿尼玛卿山医学学术考察队,建立5000米以上高山实验室,取得了大量特高海拔人类生理资料;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任科学首席顾问、高山病防治组专家组组长,创下14万名筑路大军劳作5年无一因高原病身亡的纪录;
玉树地震后,主动请战,率高原病防治专家组赶赴灾区救援,为震后3000多名重伤员及时运出灾区立下汗马功劳……
苦痛,总与成就如影随形。常年奔波于崇山峻岭间,他遭遇过6次车祸,全身断过14处骨头、十几厘米长的钢板深嵌右腿中;双眼严重白内障,心脏起搏器已经装了20年。
众多农牧民被他治愈,用“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道出感激;学生们以跟随他“吃苦”为荣,立志做他那样永不退缩的“特种兵”。
“七一勋章”“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党和祖国给予的至高荣誉,也是他自我砥砺、继续前行的动力。
“人生很短,能工作的时间更短,而要做的事情很多。”吴天一慨叹,“两次抉择,我做出了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我将为此奉献余生!”
对于光明日报——这张见证了他人生抉择的报纸,吴天一同样期待殷切。
“我一直喜欢读光明日报,它为我研究学习、了解时事、进行科普提供了很多启发,也是我提高写作水平的良师益友。”采访中,吴天一多次提到光明日报近期对青海的报道,并表示,希望这张报纸坚持初心,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精神养分。
临别之际,吴天一提起笔,用刚健有力的笔体写下寄语:“光明之光,照耀青藏,高原人民,依赖的喉舌。”
他抬起头,郑重地把寄语递给记者,眼神中是清澈的期待,是燃烧的热火……
(本报记者 王斯敏 王琎 刘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