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后留给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承延续的精神支柱。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实践中立足学校办学特色,积极改革思政教学模式、扩展多样文化活动、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加快建设时代特色鲜明、传统文化特征突出、教学效果显著的思政教育,努力为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建设“双一流”院校作贡献。学院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能促进当代思政教育更好地文化育人,更能赋予中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立足学院特色,改革思政教学模式
学院作为交通运输部直属中国重点高等航海学府下属的独立二级学院,借助因海而生、凭海而兴的海事特色,将党的红色精神植入蓝色基因,将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打造出富有海事特色的“蓝色思政”立体化教育教学模式,承托起学校服务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的思政根基。
学院开创在线式、案例式、问题链式、讨论式、翻转式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改革模式”,助推红色精神与蓝色基因的融合、优秀海洋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相融。依托学校两艘远洋实习船“育鲲”轮和“育鹏”轮,突破传统单一基地类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富有交通行业特色和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的“流动思政”立体化一流实践类思政课,以创新性思政课堂传递蓝色基因、海洋文化、红色精神。学院以“情境共融、点燃激情、同频共振”为特色,开创“激情大课堂”“情景党课”“书香海大”等教学实践模式,推动航海史、交通史、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植入课堂内外教学。
基于氛围营造,开展多样文化活动
学院坚持“尚德修身,励志敦行,感恩铭心,济世经邦”的学校育人主线,致力于“以物化文、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培养一批又一批理想信念坚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科人才作出不懈努力。
学院组织“书写百年党史,弘扬红色精神”主题书法课程,将党史学习和书法学习融为一体,在传承我国书法文化的同时,从党史中借鉴智慧,汲取力量。学院召开以“于思辨中知爱国,于实践中行爱国”为主题的团日活动,选取传统文化、全民战“疫”和抗美援朝中的丰富事例阐释爱国精神,旨在让学生们在思辨中深化爱国思想,在实践中探索爱国路线,塑造新时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围绕育人职责,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学院围绕以德育人的建设目标、职业目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整合师资资源,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为强化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培养高素养、高水平的高端人才提供督促者、引领者。一方面,学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以便为思政教育、马原教育注入活力、提供保障,坚持引进师资与培养师资并举,以教师质量、规模为前提,以中青年教师培养为基础,以高层次人才建设为重点。学院为丰富博士生培养方式、优化学术思维、开拓学术视野、走向学术前沿,打造精品思想交流平台,开展系列博士生论坛活动;另一方面,学院为推进世界一流海事大学建设目标与“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纵深推进“2+4+1”发展方略,部署实施教师岗位聘用阶梯双轨制、“星海工程”教师培养计划等一揽子人才支持政策,用以优化院校教师聘用制度、完善教师激励培育机制,以便让受聘教师发挥“领头羊”作用,积极承担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为坚决打赢“双一流”建设攻坚战,实现学校由特到强、引领海事教育全新跨越贡献力量。
(作者:鞠静 杨宏)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