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隔屏问答传递温情,8位政协委员从传统文化、革命精神、生态环保、民族团结等方面畅谈履职心声。
传统文化火“出圈” 革命精神代代传
《国家宝藏》大受追捧、考古盲盒热卖、《唐宫夜宴》好评不断……近年来,由文物衍生创作的文化节目、文创产品不断“出圈”,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在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委员看来,这足以说明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期待。
马萧林认为,这些案例成功,源于“深挖内涵”“创新表达”“科技赋能”。不仅是文物文创和传统文化,“潮”起来、“活”起来的还有我们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作为土生土长的沂蒙人,翔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凡儒委员从小就听沂蒙人民讲爱党拥军故事,沂蒙精神在他心里深深扎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正值春节假期,林凡儒所在公司提前召回员工,加班加点生产,把满载沂蒙人民爱心的药物,无偿捐赠给抗疫一线。林凡儒说:“沂蒙人民心向党,沂蒙精神代代传。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弘扬沂蒙精神,争取更大荣光。”
助力“双碳”担使命 生态环保展新颜
“‘张北的风’不仅‘点亮北京的灯’,对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委员,在现场用数据讲述了风电助力“双碳”的故事。
“风力发电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碳只相当于火电的1%。中国风电装机在全球连续10年排名第一,风电已成为第三大主力电源,中国制造的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将绿色能源传送全球千家万户。”武钢说。
服务“降碳”,金融一直在行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金鹏辉委员说:“我们正在构建一种新的金融支持降碳体系,既对传统化石能源提供支持,也能促进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大力发展。”
今年是农历虎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委员,在现场讲起东北虎保护的最新进展。由于一些人为因素,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我国境内东北虎一度绝迹。“在如今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北虎的数量已增加50只,还监测到50只小虎崽。虎啸山林的情景重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的一个明证。”
团结互助齐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副县长欧彦伶委员介绍,通过深入调研、招商引资,资源保护性、民族特色性开发,短短几年,曾经交通闭塞、贫困落后的棉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带动了村民致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最大的发展优势”。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有一支“阿同汗”爱心志愿服务队,是当地民族团结和志愿服务的“金名片”。这与一位80岁高龄的汉族老人王桂珍有关。王桂珍30多年来无偿照顾240多名各族老人和留守儿童,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阿同汗”,维吾尔语意为“金子般的心”。
“在王桂珍的感召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志愿服务队。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杨杰委员说,“我也是新疆人,在新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我相信新疆不仅有繁荣稳定的今天,也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带一路”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带来了巨大机遇,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委员对此深有感触。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企业,中联重科打造了多个研发制造基地和贸易平台,在海外并购了6家企业。詹纯新说:“我们要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成果,与各方共谋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杨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