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4日 星期四

    服务港口建设 见证货通中外

    讲述人:上港集团尚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桥吊远程操作员 黄华

    作者:本报记者 孟歆迪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4日 05版)

      【我与祖国同奋进】

      我很幸运,大学毕业后如愿进入上海港工作。工作一年后,即2005年,恰逢上海港跨江入海改革大发展,那时洋山港一期建设如火如荼。于是,我满腔热情地报名前往洋山一期码头,走进45米高的驾驶室,成为一名桥吊司机。

      自此,我的工作再未离开这座岛屿,至今已有17年。

      还记得我刚来洋山时,小洋山岛只有1.67平方公里,站在高处一眼就能望到头。如今,这里大小集装箱林立,码头车来车往,形成了足足25平方公里、23个集装箱深水泊位。

      变化真大啊!尤其是2017年12月,洋山四期成功开港试生产,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运输均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生产作业实现本质安全和直接排放为零,且人均劳动生产率为传统码头的213%。

      吹沙填海,一代又一代海港人的接续奋斗,铺就了如今让人自豪的“黄金时代”——截至2021年年底,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区,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2280万标准箱,洋山四期集装箱吞吐量达570万标准箱。

      变化还不止这些。随着科技发展,2021年,超远程智慧指挥中心正式成立,我们实现百公里外“隔空吊箱”,成为全球首次将F5G超远程技术应用在港口作业场景的企业。我们的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也发生巨大变化,从码头现场搬到室内,码头工人由蓝领变成“准白领”。

      我也与洋山港建设一起成长。十几年里,我安全装卸集装箱50万余个,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2017年以来,我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及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作为新时代的上港人,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有勇创世界一流的志气和勇气,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创造更多世界第一”的殷切嘱托,勤奋工作、担当实干、勇毅前行,为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而不懈奋斗。

      (本报记者孟歆迪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