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悟道、乐道、同道,是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思想的精要。只有从“道”的高度才能更好地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基于唯物史观立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明了生态要素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深化了生态文明的社会历史内涵。“生态文明”这个概念突出强调了自然生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生态生产力是先于其他生产力并能够持续存在的生产力,是人类从事循环经济的自然基础和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要素,指明生态生产力构成绿色发展方式的物质前提,还从生产力角度揭示了生态与文明的本质联系。这些思想彰显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相互关系的深刻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价值论的高度揭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本质联系,为发展方式变革奠定了哲学基础。这一理念首先要在价值论层面来把握,是发展观和价值观的一场深度革命;同时,还要从价值论上升到生存论层面,作出存在论的理解和解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色幸福观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即存在论的境界。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人间正道。“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既指事物存在的本然、必然,也包括人处理事物关系中的应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其核心理念是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因此,从“道”的层面处理好天人关系,关乎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
(本报记者张蕾、周洪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