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杭州余杭:厚植文明土壤 打造温暖善城

    作者:本报记者 陆 健 本报通讯员 谭 琴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1日 04版)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伙儿一下子忙碌起来,医护工作者驰援一线,街道一线志愿者坚守岗位……隔离不隔爱,温馨问候不断,爱心物资不缺,冬日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依然温暖。

      网络平台上,几位余杭榜样引来网友们频频点赞,“抗疫两年黑发变花白”的90后疾控流调工作者鹿燕青、“捡20万元现金物归原主”的8岁双胞胎姐妹。这些上热搜的关键词,正是他们传播正能量的生动注脚。一次次真情服务、一个个凡人善举,编织成新时代文明之路上亮丽的风景线,凝聚着向善的力量温暖前行。

      深夜的集中采样点灯火通明,与疫情的竞速正在争分夺秒进行。“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大家不要靠太近,注意保持间隔距离……”近日,余杭区对部分重点区域人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温馨的提醒声此起彼伏。切换成“白加黑”工作模式的医护人员令人敬佩更令人心疼。

      仁和街道云会村,放学后的孩子们涌入一间普通民宅,这里是98岁的退休教师庞汝勋建造的“书的海洋”。20年前,他创办了村子里第一家免费图书室。时光流逝,曾在这里看书的孩子已经长大,2021年,庞汝勋获评10月“中国好人”,这间孕育温暖善意的图书室也令更多人知晓。

      在中泰街道中桥村老年食堂里,养老助餐员叶秀芳正守护着老人。一天,叶秀芳发现保温箱中还剩下一份午餐无人领取。正是这一眼,让一位突发疾病的老人得到及时救治。

      放眼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有着发光发热的正能量余杭人。“美丽余杭人”无处不在,还有浙江好人、最美退役军人、美德少年……这些引领向上向善的旗帜正在厚植文明的“最美土壤”。

      今年10月,余杭区12个乡镇、街道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0%以上。通过全覆盖推进、全链条治理和全社会参与,提前完成年度目标。这份成绩蕴藏在群众生活的小小日常里,一言一行皆是塑造文明风尚的秘籍。

      市容美了,余杭也在不断丰富城市内涵。良渚博物院,打卡的年轻人络绎不绝,他们徜徉于良渚文化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今年6月,中宣部新命名1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良渚博物院榜上有名。

      良渚博物院只是众多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之一。目前,余杭建成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5个,文明实践点68个。“家头条”“邻里帮”“文E家”等文化场景在未来社区落地,群众有了更多“精神文化家园”。

      今年秋天,“轮椅姑娘”周美芳圆了一个美丽新娘梦,志愿者们用半个多月的精心筹备,为她打造了一个“爱心婚礼”。

      志愿者是“红色的”——身穿红马甲的雷锋志愿者在商业广场、景区景点、交通路口,成为最亮的“一抹红”。

      他们,也为城市添上“绿的底色”——黄湖镇青山村志愿服务工作者张海江,多年来带领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与龙坞水库水质保护,水库水质持续5年保持Ⅰ类。

      如今,余杭现已组建300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万余场次,参与志愿服务达20余万人次。

      “文明实践无止境,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余杭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顺应精神文明建设新要求,聚焦文明城市创建各领域,强化“最美”系列在基层的示范带动作用,聚焦“‘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文明大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精神和物质共富。

      (本报记者 陆 健 本报通讯员 谭 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