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手艺⑧】
胶东人爱吃面食,逢年过节,餐桌上必备大馒头。“梅兰竹菊”“飞鸟游鱼”……要做出各色花样的馒头,离不开模具——榼子。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都刻进了榼子里、印在了馒头上。
从明末清初开始,做榼子就是俺葛村王家祖祖辈辈的好手艺。13岁那年,爷爷扔给俺一筐刻刀,说:“去!跟你叔学做榼子去!”哪承想,这刻刀一拿就是45年,再没放下过。
一般来说,梨木做的榼子最好。做一个榼子,得经过十几道工序:摸墩、切割、下料、气蒸、起框、拉荒、雕纹……一道都不能省。平刀、挖刀、鱼眼刀……木屑纷飞之间,一块呆头呆脑的木头,仿佛被施了魔法,一下子变得婀娜多姿起来。
榼子的纹样,不下200种呢。这活计,最忌偷工减料,你看这片鱼鳞,哪怕是短了半毫米,印出来效果就差远喽。
前些年,因为机器榼子兴起,手工榼子买的人少了。俺只好外出打工。一次,俺给工友们露了一把榼子手艺,大家惊叹不已,连厂领导也来劝俺:“厂里的活谁都能干,但你这手艺,可不是谁都能会的!”
这点醒了俺:好!回家创业去。
这些年,政府越来越重视手艺人。不但每年给补贴,还扶持非遗传承人开店。俺家小子和闺女也争气,通过互联网,把“葛村榼子”卖到了世界各地。
(本报记者刘艳杰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