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南京体育学院:六十五载铸辉煌 “二次创业”谱新篇

    作者:朱传耿 杨国庆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6日 07版)

      新中国体育事业走过了从体育兴国、体育报国,到体育强国的非凡历程。建院65年来,钟山南麓的南京体育学院这片体育沃土上的一代代南体人在国家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中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潮中勇立潮头,奋勇前行,以南体人爱国心、报国志、强国行,参与和见证“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以及“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学校将以史为鉴,砥砺前行,从南体先辈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中传承创业的使命与担当,向着“新南体”建设的美好未来整装再出发。

    传承百年体育文脉 探索铸就“南体模式”

      钟山风雨,几度春秋。从“中央体育场旧址”“中央国体专校”到“奥运冠军大道”“世界冠军之路”,一代代南体人传承中国近代体育百年文脉,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取得辉煌办学成绩,得到国家体育总局、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国际奥委会充分肯定,多次获国家和省级嘉奖。学校被誉为“培育世界冠军的摇篮”和“体教融合”的典范。

      传承百年体育文脉,厚积历史文化底蕴。在那风雨如磐的年代,中国近代体育第一粒希望的种子在南京悄然播下,古国的现代体育梦想从此被点燃。1933年,由中华体育先驱张之江先生创办的中央国术馆体育传习所(后更名为“中央国术馆体育专科学校”,下称“国体专校”)迁至中央体育场南地段(现南京体育学院校园内),开启体育办学之路。1956年,一群心怀“体育兴国”“体育报国”的拓荒者来到静寂多年的“中央体育场”和“国体专校”旧址,南京体育学院前身——南京体育学校在这片体育热土上焕然新生。1958年,南京体育学校与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江苏省体育干部训练班合并,南京体育学院正式建立。从此,钟山南麓,历史与文化在此积淀,精神与理想在此凝聚,青春与未来在此共鸣,耕耘与收获在此交融。从这里,“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走向奥运赛场;从这里,中国开启第一次奥运之路。多年来,这里,走出一位又一位奥运冠军;这里,承办了2014南京青奥会羽毛球、网球等比赛项目。

      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南体模式”享誉盛名。张之江校长在“国体专校”办学过程中提出的“国术军事化,军事体育化,体育国术化”三者合而为一办学理念作为一种隐性文脉,牢牢扎根在每一位“南体人”内心深处。经过几十年探索与发展,南京体育学院竞技训练形成了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一、二、三线队伍层层衔接的“一条龙”训练体系;文化教育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教育结构完整的“一条龙”教育体系;体育科研形成以江苏省体科所为龙头、教学师资和各运动队有机结合的科研攻关服务体系,从而构建了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体教结合”协同推进的办学格局。

      1995年,学校党委提出“训练也是教育”的大教育观,彻底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竞技运动的特殊性而排斥办学共性规律的片面做法,转变“基地办基地”的封闭模式,顺应人才成长和教育活动的规律,建立“学院办基地”新模式。1996年,学校明确提出“三位一体、突出重点、办出特色、共同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自此,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特色办学模式基本形成。进入21世纪,“南体模式”在改革发展中不断成长,“体教融合”发展理念在探索凝练中不断优化,特色办学内涵在开拓创新中不断丰富,成功打造“学训融合、育人夺标”的特色办学名片,产生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反响,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强国有我勇担使命 育人夺标齐头并进

      近年来,南京体育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托多年办学积累的坚实基础,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栉风沐雨、克难奋进,推动学校各项办学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和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取得显著办学成效和丰硕办学成果。

      坚持党建引领,办学治校水平迈上新台阶。学校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新思想进教研室、进课堂、进运动队、进训练场,教育引导学校师生员工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校全面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办学运行机制,成立6个二级学院和体育发展与规划研究院,构建学校、学院、系三级运行机制;按竞技体育项目群成立5个二级学院和竞技体育研究院,进一步强化竞技体育队伍扁平化管理和科技攻关服务;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行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坚持党在二级学院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党政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学训练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监督考核等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增至19个党总支和64个党支部。深入开展 “制度建设年”系列活动,编制了学校第一部全校性制度汇编,构建以学校章程为统领,以民主管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准则,以党建管理、教学训练科研运行、服务保障及其决策、执行、监督、奖惩等各方面改革举措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切实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系列活动,建立“3+1”督查工作新机制,把“严”的主基调、“实”的好作风贯穿始终;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为办学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坚持为国争光,竞技体育成就新辉煌。学校坚持江苏竞技体育“大本营”“主力军”使命担当不动摇,在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赛事中持续贡献南体力量、创造南体辉煌。东京奥运会,我校学生张雨霏以打破奥运会纪录、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夺得2枚金牌,并获得2枚银牌,成为本届奥运会获得奖牌数量最多的中国运动员,也创造中国游泳项目单届奥运会个人夺牌数量新纪录;第十四届全运会,南体健儿获得16金、14银、12铜,金牌数为十运会客场参赛以来最多。截至目前,学校共有16人25人次22项次获奥运会冠军,105人316人次201项次获世界冠军;参加了第1届至第14届全国运动会,为江苏省夺得220枚金牌。

      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呈现新气象。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成效日益凸显。截至目前,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品牌专业建设点7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个;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省级优秀、精品课程12门,省优秀研究生课程5门,省部级重点教材19部,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加拿大、德国等1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学、科研院所、体育组织建立交流协作关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以及各级各类体育、学科竞赛奖项3000多项;保研率、考研率及录取数量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定保持高位。

      坚持人才强校,师资建设开创新局面。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47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9人、副高级职称10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02人;教练员122人,其中国家级教练31人、高级教练44人。截至目前,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入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2人、省社科英才2人、省社科优青3人,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58人次、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2人、“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培养对象9人。学校建立教师、教练员发展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技能培训,助力教师教练员成长。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开展校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练员评选,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

      坚持创新发展,学科科研实现新跃升。积极推进学科建设,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体育学被批准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认真落实“科技兴体”战略,大力开展科技攻关与服务。截至目前,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7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2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55项;出版专著、编著、教材120多部;发表论文4700余篇;拥有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设有江苏省运动戒毒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行为干预研究中心、江苏省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机构。《体育学研究》入选CSSCI数据库来源期刊。

      坚持开放发展,社会服务谱写新篇章。牢固树立以贡献谋求支持、以服务助力发展的理念,学校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江苏省体育局签订《2022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服务北京冬奥会。充分发挥学校“智库”功能,与连云港市政府等地方政府和企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承接南京、芜湖等地方体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项目,为推动地方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全方位推进培训工作,打造继续教育示范基地,获批全国首批“运动处方师培训基地”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

      坚持特色发展,文化建设展现新面貌。学校传承百年体育文脉,不断丰富校园文化载体,修缮国术场,建成“中央国体专校”校门、校史陈列馆和世界冠军之路、奥运冠军大道,开发线上民国中央体育场主题博物馆;不断充实校园文化内涵,编纂出版办学史上第一部校史《南京体育学院校史》,出版《南京体育学院奥运冠军录》,创作《南京体育学院赋》,创编校歌《南体之歌》,创建省级“大学生艺术团”;开展多样文化活动,成功举办百名世界冠军庆典活动等特色活动,积极打造“学训融合周”等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积累深厚文化底蕴,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二次创业”再上台阶

      放眼未来,新的征程已然开启。学校将接续奋斗、执着追求,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新南体”建设目标:第一步,到2023年,以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任务和达到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为标志,实现“优势凸显、特色巩固”目标,办学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扩大;第二步,到2035年,办学层次和办学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重大赛事成绩位居国内同项目前列、金牌贡献率全省前列,实现“优势巩固、特色突出”目标,主要办学办队指标在国内同行中居于前列,国际影响力明显扩大;第三步,到2050年,办学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竞技体育各项目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准,实现“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目标,高水平、高质量建成“新南体”,迎接“百年南体”到来。着眼当下,新的使命催人奋进,学校将深入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新校区建设、博士授权单位建设、内涵建设等工作为重点,持续发力,克难攻坚,久久为功,为建设“新南体”继续夯实基础。

      以新校区建设为突破,进一步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宽度”。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的原则,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在科学论证未来办学规模,强化校园总体规划设计,统筹推进新校区选址工作等基础上,科学编制新校区总体建设规划方案,扎实推进新校区建设,努力建成“布局合理、风景优美、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现代化新校园,从根本上解决因办学空间不足带来的教育教学资源紧缺等制约办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灵谷寺校区、仙林校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优化完善场馆布局与功能,为高质量开展教学、训练提供更好保障。

      以“申博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学校紧紧围绕申博这一中心任务,深入推进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充分挖掘学校特色与学科要素的比较优势,强化学科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持续加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基地、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效益,构建以专业建设和科研创新促进学科发展的新格局;精心打造学科队伍,持续加大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选拔、培育和引进力度,加强复合型科技攻关与创新团队建设,为申博工程提供人才支持,力争各项指标按时达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基本要求。在满足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要求基础上,学校不断提高学科评估排名,力争新一轮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成功。

      以内涵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开掘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学校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建设年”“‘3+1’督查机制落实年”“基层制度建设年”等系列活动,积极打造“党建+训练”“党建+教学”等特色活动载体,开创党建工作在内引领、在外示范的新局面。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训练、服务保障“质量提升年”和“融合发展建设年”系列活动,努力构建“学训研融合”长效机制,形成出人才出成绩出成果综合效益,成为体育院校特色办学典范。坚持以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基本,深入实施金牌教练工程,实现教师队伍高学历化、教练员队伍学者化,建成“德高”“学高”“艺高”人才队伍;深入开展“干部队伍建设年”系列活动,突出年轻干部培养,优化中层干部队伍,为高质量办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干部队伍力量。坚持以文化建设为延伸,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年”系列活动,推动校园基础文化建设向学校、学院各层面和竞技体育、高等教育各板块品牌特色文化建设升级,为学校新时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精神力量。

      六十五载铸辉煌,“二次创业”谱新篇。新的号角,新的使命,新的征程,激励着南体人继续负重前行、砥砺奋进,以“二次创业”的勇气和魄力,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锐气和决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继续朝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体育大学”发展目标阔步前行。           

      (作者:朱传耿 杨国庆)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