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牢牢把握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趋势,抢抓“一流专业”建设机遇,力推5个本科专业进入“一流专业”“双万”计划,通过新文科建设,重塑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实现应用经济学科跨越式发展,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应用经济学全国高校中位次大幅攀升。
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新理念,促进交叉与融合,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政产学研”跨界融合多维度协同创新,培养新时代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构建“1-2-3-6”人才培养体系。其中,“1个目标”是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2个层面”是构建“创新条件”和“创新氛围”的支撑体系;“3个要素”包括“创新视野”“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6项举措”是从体系、机制、师资、平台到实践训练等所采取的六项保障措施。
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强化“三全育人”效果
按照中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学院提出“集中精力,探索创新,形成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每个一流专业建设一门主干课,形成示范,全面推广。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案例集、教案课件编写等,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与职业伦理、法制意识、文化素养、时代担当等维度,找准融合点,抓住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团员“三支队伍”,打造课程阵地、科研阵地、实践阵地、红色阵地、文化阵地“五个阵地”,把课程思政要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整体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积极探索产学需求融合、组织融合、资源融合、文化融合与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相结合的“四融五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四融”作为产教融合的发展策略,形成学校和企业两个知识生产主体共同参与知识生产全过程的产品型合作模式;以“五化”作为因材施教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手段,致力于提升学生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
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重构“一流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新时代、新文科、新经管”要求,学院以专业国标为基础推进专业交叉融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拟解决的问题—建设目标—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凸显优势特色”的步骤分步展开。学院高度重视创新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按照“一流本科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要求,对已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更新,特别是全面推行以社会调查为牵引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贯通“一二三”课堂,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学科前沿,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学院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中国大学慕课及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平台,从“国家一流专业”入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设计形成了“三段三精一贯通”的课程内容体系。其中“三段”为课前预习阶段、课中研讨阶段、课后实作阶段;“三精”为精品视频、经典案例、精心任务;“一贯通”为任务贯通,全方位掌握学生学习状态,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以质量革命为核心,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校—院—系”三级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学校层面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学院层面建立以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主导,教务管理办公室为主体,系为基础,学生评价为辅助的闭合质量评价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学科负责人、教学督导、教师多层次质量监督制度,通过看课听课、期初和期中教学检查,对任课教师上课、学生到课情况给予监督检查;通过论文写作各环节检查、论文抽检,对学位论文质量实行过程及结果监督。三是建立领导、教师、学生多维度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按照领导干部听课规定及教学工作全要素评价方案,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业务活动三个方面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领导、教师、学生分别填写听课表、评学表、评教表,学科组织督导对课件、教案进行检查评分,形成课程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以“联—聚—整—创”为途径,实现专业和学科跨越式发展
学院大力开展协同合作与创新,通过“联—聚—整—创”实现跨越式发展,包括“联”结优秀主体,与政府、行业、企业及国内外高校等优秀主体合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聚”集优质资源,分模块聚集教师、课程、实践资源等优质资源,为专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整”合优化课程内容,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整合课程内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围绕人才培养打造经典内核;“创”建特色优势,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统筹线上线下资源,以联盟、中心优势平台共享带动,为专业和学科建设打造特色优势。
3年来,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完成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创新创业类国家级项目获批10项、专业学科类比赛竞赛国家级获奖38项、创新创业类比赛省级获奖50项、其他省级获奖104项。通过“双一流”建设,学院深度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收获了良好的反响。
(作者:王军生 李霄)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