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俺今年67岁了。如今,俺西滩村人的好日子,过去想都想不到。与祖祖辈辈吃黄河水过活不一样,来俺村旅游的一位诗人说得可美:守黄河水变清,吃黄河水致富。这话,在理儿!
黄河流出小浪底后,冲积出了一大片滩涂,俺村的人世世代代就住在这河心滩涂上。那会儿,黄河两岸都是旱地,浇不上水,为了能吃饱饭,村里人想着法子开地,就势引来黄河水浇灌。可水却不听使唤,涨一次,毁一次。
后来修建西霞院水库,全村人响应国家号召,离滩上岸,在黄河岸边安了新家,住上了新房。心里最舒坦的大变化,就是眼看着家门口的黄河水由黄变清;可舒坦没多时,水又变浑了。原来,一些人见着网箱养鱼挣钱,就呼呼啦啦争着抢水面。养鱼的网箱比水草长得都快,俺村也有人想挣这个钱,还是被劝住了。
俺偷偷打听了一下:一箱鱼一年至少要吃掉10余吨饲料,再加上鱼群的防疫用药、排泄物,还有养殖户生活垃圾都随手扔到水里。这样下去,水咋能不浑!
没几年,传来拆除网箱的消息。有人不死心,专找偏僻地儿养,后来,市里下了大决心,全部拆除一个不留。这下大伙都转过来了弯:不能为了财路断了后路,绿水青山就是俺们的金山银山呐。
镇里对沿黄8个村进行农村污水治理,俺西滩村就算一个。原来,经过户厕改造和污水一体化改造后,生活污水就能全部进入镇污水处理厂,不往黄河里排一丁点污水了。弄清咋回事后,再也没人说“瞎折腾”了,一些脑袋活泛的人家,还就势把家也一起整治整治,要开民宿,挣旅游钱。
如今,镇村建立了河湖长制,每天有专人巡河,大家也不再只顾自家院里干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都时刻操着一份心。
两年前,年轻人接过了村里的担子,也守住了黄河变清的路子。托黄河的福,俺相信俺村会越来越富。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赵秋丽、冯帆、王建宏、张文攀、杨珏、崔志坚、宋喜群、王冰雅、张胜、李晓、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张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