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一线直击:

    黄河秋汛防御忙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晨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18日 10版)

      黄河秋汛防御正处于最关键时期。

      9月27日15时48分,黄河潼关水文站出现502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黄河2021年第1号洪水形成;当晚21时,第2号洪水紧随而至;10月5日23时,第3号洪水强势来袭……9天发生3次编号洪水,今年秋汛形势十分严峻。

      不仅如此,8月中下旬以来,黄河发生历史罕见秋汛,支流伊洛河来水为多年均值5.7倍,沁河为多年均值5.9倍,渭河为多年均值2倍,渭河、伊洛河、沁河均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黄河干流潼关站发生1979年以来最大洪水,同时也是1934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花园口站发生1996年以来最大洪水。

      受持续来水影响,黄河流域多个水库高水位运行,作为黄河中下游关键性控制工程的小浪底水库,更是在10月9日20时出现建库以来最高水位——273.50米。

      秋汛来势汹涌,处于最关键时期的防汛做得如何?记者赴黄河一线进行了采访。

    “耳目”靠前,为防汛赢得更多主动权

      穿好救生衣,小浪底水文站外业测验组的赵文闯和几个同事跳上冲锋舟出发了。10月10日这天,上游约4公里的小浪底水库正在泄洪,此刻的水面水流湍急。加之天气阴冷、大风呼啸,冲锋舟“轰轰轰”地加足了马力逆流而上,船身两侧翻出不小的浪花,挂在船外一侧的橙色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在水里滑行,赵文闯抱紧了电脑,紧盯着屏幕,完全没意识到衣服已被浪花打湿。

      一圈下来,赵文闯拿到了流量、流速、水深等数据。小浪底水文站是小浪底水库的出库控制站,也是黄河中游干流的重要控制站。虽然水文站配备了雷达在线测流系统,但为确保水文数据的准确性,赵文闯和同事还是每天坚持至少两次人工测流,与在线测流数据比对校正。

      下游100多公里外的郑州市北郊,花园口水文站站长吴幸华刚巡河回来。“我们站是黄河下游防汛决策、水量调度的标准站,实测数据直接影响中游水库联合调度和下游防汛抗洪决策部署。我们从9月27日开始每小时进行一次报汛,单次流量测验精度达99%以上。”守着花园口水文站这个黄河下游防汛的“晴雨表”,吴幸华和同事们不敢怠慢。

      在浪尖上逆行、和时间抢位,面对严重的秋汛,黄河水文人深知,作为防汛的“尖兵”“耳目”,水文监测准一点,预报预测早一点,就能为防汛抗洪赢得更多主动权。

      秋汛以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水文局持续强化监测预报,密切关注黄河中下游雨水情发展趋势,通过精准监测和超前预报,高频次开展调度预报交互,为黄河防汛调度决策部署打出提前量。

    “水账”细算,实现水库精准调度

      由于上游秦岭以北降雨时间长、雨量大,为拦蓄上游洪水、减轻下游河道防洪压力,通过联合调度,10月9日20时,小浪底水库出现273.50米的建库以来最高水位。记者10月10日来到小浪底水库时,这里已泄洪多日,洪水从孔洞倾泻而出,怒涛翻卷着冲向河面,空中腾起庞大的雾气。

      为何要在汛情严峻时泄洪?在值班室守着操作电脑的小浪底管理中心水量调度处值班员安静泊告诉记者,水库泄洪是为了降低水库水位,保障安全,腾出防洪库容以应对之后可能的上游来水。

      泄洪后怎么确保下游河道不漫滩?对这种两难的调度境地,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慧进行了阐释。“北方大型水库除了汛期防洪还承担非汛期供水抗旱的任务,一般七八月主汛期后,这些水库就逐渐开始蓄水。从水库防洪库容角度来说,同样规模的洪水,发生时间越晚,威胁就越大。”江恩慧说,“这次洪水渭河、伊洛河、沁河并发,从9月22日开始到30日结束,最关键的是预报10月3日至9日黄河中游还有暴雨过程,且强度可能更大,给调度留出的窗口期极短,在这期间3条河落水过程的水量加上小浪底水库要为下场洪水预留空间腾出库容,更关键的是,下游河道卡口河段本来平滩流量就较大,要保障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不死人、不漫滩、不跑坝’防御目标,上游泄洪就必须严格控制下泄流量。”

      下足“绣花”功夫、算好“水账”。黄委按照下游花园口水文站流量4800立方米每秒左右控制,每2小时滚动修订水库调度方案,水库按时段30分、流量50立方米每秒控制精细调度。安静泊对精准二字深有感触:“这次是史上精度最高的实时调度,以前最低也是按200立方米每秒流量级进行调度。精准的意义在于,高于这个流量下游可能会漫滩,低于这个流量对上游洪水的削峰作用又会减弱,起不到应有的调控作用。”10日下午,安静泊面前的电脑上显示小浪底泄洪流量在4200立方米每秒左右,以50立方米每秒的精度进行调控、控制闸门开度难度可想而知。

      据了解,9月29日零时至10月10日11时,小浪底管理中心水量调度室共接收执行调度指令59次,对应闸门调整139次。截至10月9日20时,小浪底水库已拦蓄超过5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库洪水。目前,小浪底水库水位有所回落,但下游大流量过程仍在持续,做好水库联合调度依然是此次秋汛防御安全收尾的关键。黄委将继续滚动优化小浪底、故县、陆浑、河口村水库联合调度方案,精细精准调度水工程。

    巡防到位,抢早抢小守好安全底线

      深秋十月,晚上6点多,天色已然暗了下来。郑州市惠济区的马渡险工段,黄委惠金河务局工程管理科科长孙广伟和同事正在巡查,手电筒的光束穿透夜幕,投在河水与堤岸交界处,一块块裹在铅丝笼里的巨石横亘于此。岸边不远处,巨石成堆,挖掘机随时待命。

      “我们这两天正进行除险加固。其实汛前已经除险加固过了,但因为今年汛期来水时间较长,对根石造成了较大冲击,根石可能不稳定,因此我们提前再次进行除险加固。”10月9日,黄委惠金河务局副局长赵俊奇告诉记者,防汛就是要抢早、抢小,一旦发现苗头就立刻做好应对措施。

      马渡险工段5.5公里长的责任段,被划分为18个巡查点。1名技术人员加3名群防人员,每小时巡查一次。有30多年经验的防汛“老兵”孙广伟和同事没日没夜地拉网式巡查,看看有没有根石走失的情况,有没有出现裂缝、塌陷、渗水等。如果赶上下雨,巡查的频次还会增加,巡查的脚步也会放得更慢些,要观察得更仔细些。

      巡查、发现险情、及时抢险,这是守护黄河大堤的有效举措。黄委逐河段、逐坝夯实责任,在坝头设置值守点,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对大堤临水段等防守重点重兵防守,目前,共有3.3万人奋战在防洪一线。加大物料、设备投入,对紧靠主流和根石短缺的坝岸及坝裆,继续采用预抛石加固,并要求沿黄各级地方政府提前落实滩区人员转移预案,一旦有重大险情发生要应撤早撤、应撤必撤、应撤尽撤。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要求,继续维持主汛期的监测预报机制,充分考虑前期降雨造成的下垫面条件变化,力争做到精准预报。及时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工情,强化水工程防洪调度和堤防、险工及河势控导工程的巡查防守,落实水库大坝和库区的安全保障措施,继续绷紧防汛这根弦,把秋汛当作夏汛来防,坚决打赢防秋汛这场硬仗。

      (本报记者 陈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