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题跋,大约始于宋代,写在书画之前者称为题,写在书画之后的叫作跋,后来题跋的范围,更扩展到金石古陶的拓本。题跋不仅随所跋的作品传世,也成为一种文体单独印行。论其内容,则无外著录、鉴别、考证、品评。言其文体,则多古文,相对简明,或为诗跋,更饶兴味。至于题写作品上的书法,则遍于真行草隶,而以真行为多。
吾友李一,多年治古代书画史论批评,于书画题跋亦有取资。二十年前,其所撰我国第一部古代美术批评史专著《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史论结合,提纲挈领,评议精审,尤重民族特色。其中,已论及宋董逌《广川画跋》、欧阳修《六一题跋》和清王澍《虚舟题跋》等题跋。
他还是学者型书法家,不仅论文众多,编有《共和国书法大系》等,而且工于真书、行书,尤擅章草。他的章草不从定型化的《急就章》和《月仪帖》入手,而是借径王蘧常,取法秦汉简牍帛书,存草隶之简捷,去刻厉之波磔,留篆意之婉通,取碑版之丰厚,融八大之造型,早已自成一家,卓然自立。
李一的章草风格,浑朴中寓儒雅、生拙中见酣畅、严整中有诙谐、自成规范而极尽变化。前些年,他的章草展出每多大字,写山以来尤多擘窠大字。这些大字章草,注重整体的气厚势足,夸张了篆意的回环,强化了结字点画的展促,着意于运笔的遒厚流动且一波三折,甚或极其势而去,个人风貌十分突出。
他的题跋始于十多年前。题跋的对象,大多是自家收藏的汉画像石、北朝摩崖、瓦当、碑刻和砚铭的拓片,个别也有应邀为收藏单位的画作和书法所题。他的这些题跋,有长有短,内容则不外述作品,考源流,辨题材,论风格,抒新见,评述其历史与艺术价值。
部分题跋,可说是他研究成果的压缩版。有的成果,比较具体。如《禳盗刻石跋》,即是该石出土后他与友人前往考察研究的成果。这一研究,涵括了命名、释文、断代诸方面,形成的文章已发表于《书法》杂志,而所作题跋不过是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叙述。
另外不少题跋,善于以大观小,又复旁征博引,视野开阔,思接千载。把所题对象放到历史长河中,把本人见解置于与前人的对话中,不仅剖析各家持论的是非曲直,而且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在辨析中提出新见,比之古人的题跋更具有学术的现代性。
李一大学本科学的是中文,加以家学的影响及个人的努力,古文诗词的写作得心应手。近体诗严于格律,古文力求雅训,遣词甚或过之。受传统的陶冶,他的题跋不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于乡邦文物、阙里圣贤还注入了自家识见与审美感情。对艺坛友人的真情,在题跋中也有所流露。
作为学艺相成的书法家,李一举办的书法个展,既重视书法的文化内涵,又重视书法作品的呈现方式。为此,金石器物拓片的题跋,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早已进入了李一的个展,引起观众的瞩目,不过当时的书体比较多样,有的用楷书写,有的用行书写,也有的用章草写。
去年疫情肆虐,李一宅居读书之余,乃以小字章草重写题跋。其小字章草,既规范严整而不落古人窠臼,又小中见大,结字似密而实疏,意匠经营得自然之势,用笔则在变化丰富的运动中,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尤能以碑入帖,在方与圆、直与弧、连与断、整齐与参差中追求个性化小章草的完美。
美术品的接受,评鉴固然不可或缺,但依据仍然是可视的作品。古人创造的与作品相辅而行的题跋,把批评赏鉴与作品紧密连在一起,而且出之以诗文书画相融合又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促成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徒托空言;另一方面又推动书画美、金石美、诗文美与书法美的结合,把艺术美的创造与别具只眼的品评结合在一起。
文物艺术品收藏,随着美术市场的活跃,已进入社会文化生活。我曾倡议当代的美术学者提高修养,尝试以书画题跋的方式伴随作品发挥作用。李一即本着古意今情学艺相成的一贯作风,更用题跋的形式,实现了原作拓本、评鉴诗文与章草书法的三结合,在借古开今中发展了美术批评的高雅形态,我有幸先睹为快,乃略述所感。
(作者:薛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