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9日 星期三

    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作者:周婷 左学金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9日 06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极为重要,必须坚定深化社保体系改革的方向,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充分认识社会保障体系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否、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收入、消费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这些都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环节密切相连。因此,无论是激发和挖掘巨大的内需市场,还是提升就业的充分性和稳定性,抑或促进和畅通国际循环,都离不开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力支撑。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进一步织密社会安全网,扩大和提升国内消费需求。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巨大的国内消费需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也是竞争优势所在。但要看到,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城镇企业基本保险对进城农民工的覆盖率还比较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还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使得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受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制约,居民消费率和最终消费率还不够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充分发挥二次分配的社会效应,进一步促进分配公平,从而增强城乡居民的抗风险能力,为他们扩大消费消除后顾之忧,提升他们的消费意愿。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就业的充分性、稳定性与公平性,有利于保护流动劳动力的权益,方便劳动者在不同地区间的空间流动,促进劳动者在农业就业与非农业就业之间的职业流动,促进劳动者在灵活就业、新业态就业等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能够保护低收入者、流动性较大的劳动者的社会权益。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促进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使我国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健全的社保体系还有利于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背景下,满足各行业和各领域劳动者对于社保全面化和多样化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保制度的补偿、稳定和调节功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劳动力要素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定位,促进国际循环的顺利运行。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提升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生育保险等与生育、教育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将有助于减轻社会的生育成本,营造育儿友好型社会环境,提升社会总体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长远来看,这有利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力队伍的充实,从而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储备核心生产力要素。另一方面,高素质劳动力是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基础和关键要素。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升级,有利于帮助劳动者防范和抵御各类社会风险,延长其预期寿命,释放人力资本投入空间,为全面提高劳动者身体、心理、文化等综合素质提供保障,从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优质劳动力要素,给科技自主创新和加速赶超带来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撑,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当前,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制度整合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均等化、全国一盘棋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面对社会保障需求多元化、人口流动不断加快、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等挑战,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兼顾不同群体的保障需求。通过进一步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如失业保险、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等,能够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提高社保体系收入再分配功能的精准性,缩小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而提高居民消费率,拉动潜在内需市场。在加快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保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方面,应继续提高社保制度的层次性和丰富度,以满足中高收入群体的多样化社保需求,进一步扩大具有较强消费力的中等收入群体。

        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协调性,促进劳动力的空间流动与社会流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协调作用涉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多种方面、多个维度,进一步提高社保制度的统筹层次,增强社保制度的城乡整合力度,将有利于拓展社保体系统筹协调的广度和深度,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社会互济功能,形成更为均等化的社保体系。

        促进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多元灵活,以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当前,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规模日益壮大,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党和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创新、积极应对,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新经济模式、新就业形态下衍生出的社保制度新需求,契合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有利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被全面纳入保障对象,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作者:周婷、左学金,分别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