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童年时期泛黄的黑白相片,我们会倍感温暖,如烟往事,竟历历在目。金石重器的纸本传拓,恰是伟大中华民族最初年华的黑白照。
而且,这些黑白照的“底片”,非寻常轻薄的塑料胶片,而是铸刻着方块汉字的青铜鼎彝钟盘,她们代表着人类古老年代最高超的冶炼技术、浑朴苍茫的审美意志和笃厚从容、开阔坦荡的胸襟,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可以见到中华民族来路与出处所弥漫的文化、科技、艺术等澎湃力量,为之骄傲,且备受鼓舞。
中国的金石传拓和风采万千的秦砖汉瓦、甲骨石经、青铜碑版、造像画像等等,这些文明物证,部分陈列在全世界的各大博物馆,部分被研制成文创物品砚池、插屏或摆件,陈列于案头,与文人朝夕相处。另外,这些承载文字或图样的文明物证,还可以纸本传拓若干,置挂于书房,与我们出入相呼,如影相惜。
对于中国人,金石传拓是至美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与地,正是黑和白,是有无,是阴阳。黑白之交融,用老子《道德经》的哲学思想讲,即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自然之万象,源自天地;色彩之缤纷,发乎黑白。而黑白之大美,金石拓本当之无愧。
近现代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等艺术大师,知白守黑,黑白之道,他们是悟透了的。这也是他们的艺术被历史选择的秘密所在。
我们的先祖用线条表达天地万象,发明了生机勃勃的方块汉字,使中国的日常书写天然升华为书法艺术。方块汉字排列组合,开出诗性的花,可表达天地万物,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诗信仰。
金石传拓脱胎于金石重器,而这些金石重器保留了中国文字最初的模样,保留着中华民族最初的命相。因此,真切留存了这些文字信息的黑白传拓,至美。
金石传拓还是年轻的。
许多人质疑,如今物质发达了,各类物品活色生香,却尊单调黑白为贵,年轻人怎么可能认同。另外,即便金石传拓有价值,也属于过去印刷术、摄影技术不发达的特定历史时期。如今,高清数字出版、全息影像日益发达,金石铭拓似乎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如果我们只顾着惊叹繁华百丈的树冠,却忽略了深耕千尺的树根,一生不识自家山,在中国文化面前,着实令人扼腕。对于金石传拓,或言金石平面、全形传拓,永远年轻。
传拓艺术创造了人与物的第三种遇见方式,即见与不见之间。我们与身外的世界,要么遇见,近距离观摩触碰,感知其声色温度;要么尚未谋面,只是双耳听闻或者领略其影像资料。传拓不一样,其纹样、铭文脱胎于原始器物,留存着原物的肌理、温度和别具魅力的精气神。这是传拓,尤其全形拓艺术独一无二的魅力,高清数字出版和全息影像永远无法取而代之。
“金石名品丛书”的其中一册是潘祖荫拓赠吴大澂的大盂鼎全形拓,为至今所见传世大盂鼎全形拓本当中最善者。有潘氏初拓的2处钤盖,有吴大澂“潘氏攀古楼藏器”的篆文题跋,有进士王同愈1700余字的长跋考释。
另有一册是关于王秀仁手拓、王福厂题跋的毛公鼎全形拓,亦颇为珍稀。初见这个本子,是一个下午,书房刚好挂着潘祖荫的七言联:座上喜留不速客,卷中习读无声诗。随着拓本的缓缓铺展,心头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关于金石传拓的社交属性,“金石名品丛书”之《秦权》册所录八家题跋端方旧藏秦权全形拓为其典范。依卷可知,晚清时期,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端方,痴迷金石,搜罗各式秦权数十种,且时常召集幕僚同好雅聚“品权”,传拓沽考,题跋钤盖。该卷中秦权全形拓的原器,为端方藏秦权最大者,乃传世名品。这件秦权拓本,不只是供欣赏临习的艺术品,还是晚清金石文化众生相的一帧缩影,更是中华文明星空中一颗闪亮的星。
另有《虢季子白盘》一册,所录本为赵叔孺题签、鲍立[~符号~]小楷满跋的清拓善本,亦可习可赏。
“金石名品丛书”的另外两册,分别为《养心殿御赐散氏盘全形拓》和潘氏捐赠文管会后、入藏上博之前的《大克鼎铭拓》,有“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传拓”“鼎”钤印。值得一提的是,大克鼎一册,还收录了端方旧藏小克鼎中最大者的全形拓,铭文部分32开纸大小,有“匋斋”“端方所藏”钤印。
西泠印社副社长朱关田先生,分别为散氏盘、大克鼎、小克鼎题耑“养心殿御赐散氏盘全形拓”、“西周大克鼎铭拓”和“匋斋旧藏小克鼎全形拓”。西蜀青年才俊夏明,亦效仿朱梅邨受吴湖帆之意为大盂鼎铭拓补绘全形之创举,为大克鼎补绘全形。
笔者认为,浙江人美出版发行的这套“金石名品丛书”,有着开先河的示范意义。首先,这是一套工具书,是书法研习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的上佳学习参考资料。其次,更注重立体讲述,让读者通过选本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艺术实践,产生丰富的场景代入和切身感知,不只是略其貌,而且会其神。最后,“金石名品丛书”旨在让今天的中国人,在信息和科技奔涌的流变里,借之回溯伟大中华文明的源头,拨开层层迷雾,对着兼有信仰属性、至美属性、年轻属性的金石传拓文化,从心以逮,向月而酌。
(作者:王双强,系金石书画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