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编者按
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调研。在多个考察点,他细细观看、殷殷嘱托,对于“传承”的强调贯穿始终。“我们要继续把这条路走好。走好路,就要不忘来路。看看过去的沟沟坎坎,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总书记的话语,流露出对陕北这块热土的深深牵挂,对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高度重视。
我们邀请此次考察的几位亲历者及各界代表,结合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谈感受、话信心,并请专家分析阐释,以期切实做到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凝聚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让红色旧址传血脉、焕新生
讲述人: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馆长 常天民
前些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家沟。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每当想起当时情景,内心便有一股热浪翻涌上来,特别振奋。
藏在山梁沟峁里的杨家沟,虽说是个普通小山村,却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1947年年底,毛泽东同志率领党中央机关来到杨家沟村,在这里召开了“十二月会议”,会议提交并通过了毛泽东同志所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书面报告。这次会议以准确的预见、科学的决策引领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这些年,我接待过很多参观者,其中一位让我印象特别深。他叫张海军,来之前,他和我通了好几次电话,询问纪念馆布展情况,探讨“十二月会议”的史实细节,聊聊那段历史中的人物……我能感觉到,他对杨家沟感情很深。后来一见面,他就紧紧握住了我的手。原来,他是时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张德生的后人,而张德生同志是榆林市仅有的两名参加“十二月会议”的人员之一。当天,张海军把一本名为《张德生》的书籍交给了我,并眼含热泪,郑重写下“赠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存档——张德生孙张海军”。
总书记这次到来,留下了重要嘱托。为了不负厚望,我们要赶紧行动起来:启动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升级改造基本陈展;带出一批精通业务的讲解员,用年轻的语言和思维把新时代气象融入其中,让红色故事在青年中传扬开去,让红色精神在青年里壮大起来,让我们的“传家宝”永不褪色,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这里的故事饱含人民情怀
讲述人: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干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讲解员 马航
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我有幸担任讲解员。总书记轻声念着展厅里的两行字“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并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
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起查阅文献资料时,一些饱含人民情怀的动人史实。1941年,绥德分区还是一个人多地少、生活贫苦的新区。原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张秀山的侄子张宪国回忆了那时在绥德的情形:一天只能喝三顿稀饭,身上穿的是用麻袋片缝制的衣服,打着赤脚。张秀山当时虽然已有领导职务,但也因为营养缺乏、积劳成疾病倒了。即使这样艰苦,共产党人仍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人民艰苦奋斗。
为了赢得战争,百姓们宁愿吞糠咽菜,也要把粮食省下来给战士吃。而党的领导干部和战士们也积极参加生产,尽最大可能给老百姓减轻负担。机关伙房有位管理员叫杨生玉,他与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很多群众会把自家的粮食、蔬菜送到伙房,他每次都坚持付费。在大生产运动中,他将大家的生产任务都揽在自己身上,还时不时接济群众。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等着我们去挖掘、去传扬。这些天,旧址迎来了更多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把这里变成一个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大课堂,感召更多共产党员心怀人民,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更多人为了更加辉煌的未来而矢志奋斗。
靠着好传统,山沟沟走出致富路
讲述人: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党支部书记 刘振喜
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郝家桥村,村民们比过节还高兴。作为村支书,我心里也喜滋滋、暖烘烘的。特别是总书记夸奖我们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这让全村激动不已。大家都说,我们可一定得把这块“金字招牌”擦得亮堂堂,齐心协力把村子建设好。
郝家桥村有今天,靠的是什么?是传承。外人来到郝家桥村,我总要先带他去村史馆看看。那里挂着一幅画,画上是1943年5月2日,绥德县评出的劳动英雄刘玉厚牵着县委县政府奖励的一头大黄牛,正喜气洋洋往村里走呢。
我们郝家桥人在抗战时期就发扬延安精神,靠着生产摆脱贫困,成了“陕甘宁边区模范村”。今天的郝家桥人也不甘落后,继续跟着党鼓足劲头劳动生产,把苦日子甩到身后,干出了一副越来越富足的好光景。
这不,秋天到了,村里到处瓜果飘香。2018年,我们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把全村6672亩荒地、坡地流转到村集体,平整土地2800多亩,建了40座拱棚、20座日光温室大棚。拱棚里主要种葡萄、桃子、甜瓜等水果,每棚年均收入1.8万元以上。大棚里种的多是黄瓜、西红柿、茄子等有机蔬菜,每棚年均收入2万元以上。
我们还采取“村民自筹、村级补贴、上级争取”的方式扶持承包户,联系农业局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许多村民特别是年轻人看到这情形,都想回家乡发展。
回忆起以前,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啊!跟陕北许多村子一样,我们村沟沟坎坎,没啥资源,发展那叫一个难。2015年我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就下了决心:“当年刘玉厚靠吃苦精神把大生产运动搞得有声有色,我们也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把脱贫攻坚任务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大家怀揣这股子劲头齐心干,把党给的好政策用好用足,这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报国篇章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西北工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黄维
“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的重要指示,让我心中充满感慨。西北工业大学从诞生起,就与家国安危紧密相连。一代代西工大人听党话、跟党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鞠躬尽瘁,将红色文化融入血脉。
我也深受这种红色传统的熏陶。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本世纪初,我放弃了在新加坡的学术发展,带领团队回国创业。“以古丝绸之路为创新创业基地,建立世界一流的柔性电子研发平台与产业孵化基地”成为我矢志努力的方向。近年来,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从海外学成归国,不断会聚到由我领衔的西工大柔性电子研究团队中。
我切身感受到学校在教育报国方面的不懈探索:努力将国防需求与学生志向相结合,将原创精神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国际化的国防科技创新人才。据统计,学校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超过80%来源于大型飞机、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等国家及行业重要科研项目。
回首过往,西工大的发展与民族的腾飞紧紧相连。今后,我和学生们会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扎根西部、献身国防,不断续写报效国家的隽永篇章。
期待年轻人扛起传统,奋勇前行
讲述人: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 史维祥
金秋九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考察调研,作为一名93岁、党龄72年的老党员,我感到无比振奋、无比激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西迁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对此,我和西迁老教授们都非常激动,胸中激荡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怀。
我是交大西迁的亲历者。1949年年初,我在交大机械系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留校。1956年1月,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我和几千名师生坐上西行的列车,开启了扎根黄土地,发展西部、建设国家的奋斗历程。
交大西迁,尽管条件艰苦,但在那个热气腾腾的年代,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是所有年轻人心目中的至高理想。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就是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奋斗,就是为了事业不惜拼命干。如今,我们都老了,可以为党和国家做的事情不多了。但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红色传统在传承——迁校65年来,西安交大培养了28万余名毕业生,其中近一半留在西部,成长为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
弹指一挥间,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光荣的历史任务等待着广大年轻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希望年轻人们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成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心里有人民,笔下有乾坤
讲述人: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齐雅丽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轻声念出的这些话,重似千钧,饱含深情。
革命战争年代,一大批文学家在宝塔山下集结成长,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文学陕军。这支红色劲旅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对人民的无限赤诚,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我在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愚人的事业》时,对人民作家柳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青在北京已经是九级高干,却主动要求降低行政级别到陕西农村生活,举家搬到了长安县皇甫村,落户当起了农民。在皇甫村,柳青走访农户,同大家谈生产、拉家常。为了解决公社困难,他捐出了《创业史》第一部的全部稿费共16065元。别人不理解,他却真诚地说,“我是一名社员,社员们把种的粮食作为公粮上交国家,我就应该把稿费也上交国家”。
柳青的“自找苦吃”、深入生活,对陕西作家产生了持久影响。同样,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等老一代文学陕军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作为陕西文学界的一员,我们要传承好文学陕军的光荣传统,到广阔的田野里、火热的实践中了解人民,讴歌人民,真正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创作出更多不负时代、无愧人民的精神食粮。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哲浩、张胜、李晓、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