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9日 星期日

    新闻传播教育一线的经验留存

    ——读《新闻传播教育导论》

    作者:赵云泽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9日 07版)

        《新闻教育传播导论》 张昆 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

        【读书者说】  

        读完《新闻传播教育导论》,感慨颇多。洋洋洒洒30多万字,畅读间似乎又在倾听张昆院长慷慨激昂的演讲,抑或是同我们娓娓道来他几十年的管理经验和人生感悟。字里行间,我读出了作者特殊的人生阅历,以及由此成就的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洞见。

        张昆院长36岁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开始走上执掌一个学院的管理岗位。30多年来,他以自己特有的奉献情怀、管理理念,在多所高校新闻学院的管理岗位上取得非凡成就,是名副其实的当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大家,使中国的新闻教育经历了从小规模到大发展、从传统媒体阶段到数字媒体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些30多年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视角进行的观察和思考,弥足珍贵,远远不是一部学术著作所能涵盖其意义,它包含了一个历史阶段中新闻传播教育一线管理者的经验留存、人生感悟和时代记录。

        在当代中国的大学里做一个院长或者管理者,要想做好,事实上要求是相当高的。正如张昆院长所总结的,虽然有从其他更高行政岗位上空降的具有更高行政级别的领导,也有从业界的“借将”,但是对于多数新闻传播学院并不能够获得这样的资源,或者符合他们发展的要求。而张昆院长认为的理想模式,仍然是学者治院,即由有学术威望的学者同时兼任新闻学院的院长。事实上,中国大部分大学的学院院长甚至校长也是这种类型。但问题就在于,对于擅长学习的教授们来说,并没有专门教你如何做院长或者校长的一门课或者一本书,尤其是没有一部专门关于中国当代如何做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书。而张昆院长的这部《新闻传播教育导论》恰恰提供了这样的视角和内容。这部力作抛去作者为了理论化而进行的对古今中外教育理论的引经据典论述,更像是在阐述作者对当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这部著作对新闻传播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尤其是字里行间均可以看出是带着一种作为最直接的管理者的关照。作者从教育的使命、新闻传播教育的定位等理念出发,再到具体实践操作,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学院文化、学科建设、学科评估、学院管理,以及当下具有时代特色的“部校共建”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在当下中国的大学中,多数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地都要院长负责,而这部著作就详尽地将这样一些烦琐的工作统合起来了。没有多年的管理经验,是不能提纲挈领将这些工作有机地梳理清楚的。张昆院长将一张新闻院系管理的图谱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且他带着新闻教育家的情怀,深入阐述了这些工作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路使各个方面如何形成合力。

        这部著作不仅是简单地阐述如何进行新闻学院系管理,而且对中国新闻院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言辞颇为犀利的剖析,并提供了作者认为可行的解决思路。该书作者任职新闻院系的负责人多年,他所担纲的新闻院系的发展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与作者奉献的情怀、勤勉的工作、敏捷的思考、处世的智慧是分不开的。整部著作当中,作者对于实际业务问题的探讨,始终遵循一个逻辑——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如作者对于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梳理、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梳理、师资队伍如何建设好等等,都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有些问题的思考恐怕没有经过几十年的观察是很难给出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答案的。

        这部著作在指出问题和提供解决思路的过程中,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于新闻传播教育的投入和热爱。回顾这些年张院长对于新闻教育热情洋溢和无私的投入,真是让人感动。30余万字是作者对自己30余年院长工作的总结,抑或是他留给后来人的“宝典”?答案并不重要,但其在中国新闻教育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毋庸置疑。

        (作者:赵云泽,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