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3日 星期一

    苏州工业园区:

    勇攀“一号产业”高峰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3日 09版)

        日前,2021年度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项目政策性资助首批市级资金兑现,聚焦新药创制、高端医疗器械和前沿生物技术,共有217个项目获得立项支持,资助总额达2.1亿元。位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苏州贝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这一突破,拿到了300万元的顶格资助。

        当前,苏州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举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市转型创新的主战场,更是生物医药产业地标的核心区。

        近3年来,园区生物医药创新型龙头企业数量、创新型人才规模、获批生物创新药临床批件数量等五项指标均占全国20%以上。2020年,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2020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蝉联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全国第一,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瞄准国际一流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的目标,苏州工业园区勇攀“一号产业”高峰。

    一流服务“磁吸”科创企业

        5月27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期A区正式开园,首批14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主要集中在创新药研发、新一代疫苗与核酸药物、细胞疗法、高端医疗器械等当下热门领域。

        “任何一个产业要真正实现发展,一定要成行成市。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我们可以和众多同行携手发展、有序竞争,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苏州诺洁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立新说。依托在基因治疗领域独特的“一靶两弹”专利技术,诺洁贝成立不到一年就建立起一个覆盖早期研发、工艺开发、生产、质量控制等环节的全链条体系。

        “园区从一开始由‘招商引资’转变为‘招才引智’模式,选取一批瞄准细分领域前沿技术、具备较强自主创新实力的团队进驻。”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说,园区在硬件建设上遵循“生物医药产业前期主要依靠人才、资本投入”的规律,倾力打造公共实验室等服务平台,减少企业前期投入;又持续推出人才、金融等政策组合拳,全面营造科创“软环境”。

        入驻企业喜欢称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为“B村”,这一称呼由产业园英文名BioBAY演变而来。而“B村”的服务团队则称企业为“客官”,称自己为“小二”。

        “建设产业的目的并不是盖房子、当‘房东’,而是紧盯产业前沿提前谋划相应的配套服务,做更加专业的‘小二’。”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举例,基因与细胞治疗是生物医药产业一个极具潜力的新领域,也是产业园下一步重点布局的方向。为此,产业园正谋划与一流的病毒制备公司合作,为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的企业建设一个病毒制备公共平台。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踏准了行业节拍。除了大力推进专业性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等创新平台也纷纷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既为促进和承接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赢得了先机。

    “十五年磨一剑”进入井喷期

        从独墅湖畔萌芽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在15年的孕育与坚守中,集聚起近1800家生物医药企业、15000多名高层次人才。如今,产业园的创新药研发正从大规模研发临床进入大批量生产上市阶段,累计18款新药获批上市销售,66个项目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支持。

        在全球生物制药市场与研发中,单克隆抗体药物是最重要的品类之一,因其具备特异性高、靶向性强和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受到了诸多国际药企青睐。在这一赛道上,苏州工业园区拥有绝对实力——目前,4款国产治疗癌症的PD-1单抗中,3款在园区研发或生产。

        2020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受理了PD-1单克隆抗体达伯舒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这是由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和美国礼来制药集团联合开发的创新药物。

        经过10余年的发展,产业园内多家企业由单纯研发,向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面商业化科技企业转型。6月9日,百济神州苏州创新药物产业化基地开工建设。“在园区新建产业化基地,是百济神州加速全球产业化布局、提升自主生产能力、构建稳定供应体系的重大举措。”百济神州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介绍。日前,公司第三款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百汇泽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上市批准,预计到年底还将有12款药物实现商业化。

        15年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形成了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在医疗器械领域,产业园集聚了超150家企业,在新兴诊断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有10家,超千万元的有30家。目前,园内累计获得540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资源叠加增强可持续赛跑能力

        前不久,以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的“中联元联-前海开源-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总规模达26.5亿元。这是全国首单完成发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类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

        “我们的企业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产业园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已达17家,此外还有20家企业已完成股改或正在股改筹备上市。在融资方面,园区企业融资总额已超500亿元人民币。

        “资本的春天”得益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多年来持续搭建和布局的完善资本平台。从2012年起,产业园作为有限合伙人参股知名行业风投机构,总计投资额近10亿元,投资项目超过300个。同时,产业园还参与发起了关注中早期创业项目的产业基金,已投资超过90个创新项目,为园内创新企业“雪中送炭”,共同推动苏州当地及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如今,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启了服务型商务合作交易平台的搭建,一方面能促进园内初创公司高效创新,另一方面能满足大企业借助交易丰富产品线的需求。

        在药物研发领域,产业园内企业信达生物与亚盛医药就股权投资、产品管线等多个层面达成2.45亿美元的战略合作,此次合作开创了中国药企携手创药惠民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2020年8月底,江苏自贸区落地,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苏州自贸区。随即,苏州自贸片区推出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办法,有效解决生物医药企业研发过程中面临的“无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口难”问题,通过打通研发供应链,从“生命源头”支持企业创新。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表示,力争到2025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集聚生物医药企业3000家,上市企业突破30家,重大领军人才团队超过50个,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形成2至3个具有国际引领地位与竞争优势的子领域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