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源泉。我国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整。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更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各地政府“乡村记忆工程”的带动下,乡村博物馆文化馆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建立。这些博物馆文化馆作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有效满足了广大农民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留住了乡愁记忆,传承了历史文化,拉紧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乡村振兴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包括精神文化的富足。当前,面对“乡风文明”这一紧迫任务,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显得尤为重要。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乡村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其作用并不仅限于唤起并维系地域乡愁、民族记忆,而是既包含了乡村发展的历史和记忆,也融入了乡村振兴的责任与自信。因此,乡村博物馆文化馆的建设发展,应在协调乡村的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个体与集体、本土与外部等关系上下功夫。
乡村博物馆是农村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展示窗口,政府应将乡村博物馆文化馆的建设纳入当地乡村振兴规划之中,从资金、人才、技术、城乡关系等方面为乡村博物馆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合理推动乡村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让乡村博物馆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中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据笔者调研,由于缺乏长远设计,有些乡村博物馆变成了仓房,或者仅仅停留在规划设计层面;有些乡村博物馆对历史资源发掘力度不够,功能尚未有效发挥。“十四五”时期,各地在编制乡村建设规划时,应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博物馆文化馆,让乡土文化释放应有魅力,得到保护传承。
应当看到,乡村博物馆文化馆在发挥独特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建设发展不符合博物馆通行标准、缺乏专业设计和专业人员、管理运作不规范、经费支持不稳定等各种问题。
结合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实际看,其建设与运作主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机制。“自上而下”主要由政府主导,其后期发展需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让村民参与到管理运营之中。“自下而上”则主要由当地村民主导,最初发展一般较为缓慢,在认定标准、管理制度、文物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应针对这两类博物馆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制”不同的管理办法,既规范其发展,又激发其活力。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很多乡村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乡村博物馆文化馆的基础与条件也是千差万别。在乡村博物馆的建设中,要找准着力点,立足乡土特色,因地制宜,不盲目追求“高大上全”,支持有条件的乡村依托历史遗址、民居建筑、传统手工艺等建设历史遗址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红色记忆博物馆或单一的木工博物馆、竹艺博物馆、蜜蜂博物馆和土布博物馆等。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资源,将资源禀赋打造成发展基石,才能建设好、发展好富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乡村博物馆文化馆,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文化力量。
(作者:黎海波,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杨珏、胡晓军、任爽、赵秋丽、冯帆、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平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