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我拿到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工会就把我的学费全额报销了。”近日,山东青岛港职工陶金磊完成专升本教育后,6640元学费立即打到他的个人账户。近3年来,青岛已经为全市2529名学历晋升职工报销了1568万元学费。
2020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青岛是我国制造业名城,拥有197.4万名产业工人,占总就业人数的60%。进入新发展阶段,为让广大职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2019年10月,青岛出台《关于实施“青岛工匠”建设工程的意见》,提出全力打造新时代的“工匠之城”。
做好顶层设计,破解“品牌之都”成长烦恼
“青岛是中国最早接触工业化的城市之一,拥有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素有‘品牌之都 工匠之城’的美誉。可以说,工匠精神一直浸润着这座城市的血脉。”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刘圣珍说,从“细纱工作法”发明者郝建秀到时代楷模“张连钢创新团队”再到“大国工匠”宁允展、管延安,正是一批批“青岛工匠”铸就了今天响当当的“青岛品牌”。
但是,步入新发展阶段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青岛遭遇了“成长的烦恼”,比如: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产业工人的工资与待遇水平较低;高层次工匠与技能人才的选树工作滞后;新时代工匠与技能人才评聘晋升体系需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需完善等。
青岛市委副书记惠新安说,近200万的产业工人队伍是青岛“搞活一座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必须加大工匠人才的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和保障力度,打造一支能够支撑青岛产业发展的工匠与技能人才队伍。
在这一背景下,青岛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核心,在2020年发布的《关于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工匠之城的意见》中进一步扩大选树范围:每年命名“青岛大工匠”10~20名、“青岛工匠”40~80名,分别奖励8万元和2万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的社会环境,使青岛成为全国工匠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典范之城。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工匠之城’,从顶层设计角度,我们建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党建统领改革全程,组织17个相关部门建立了六项机制,保证每一项具体改革措施能及时落地落实。”青岛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彭建国介绍,除此之外,青岛又密集出台了40余条措施释放政策红利,形成打造“工匠之城”的“组合拳”。
经过持续发力,青岛目前每年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3000余项,提质降耗10亿余元。已培育各级工匠1273名,年均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多名。根据短期规划,到2022年,青岛全市技能劳动人才总量将达到11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突破35万人,技师、高级技师达到7万人,占比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给政策给平台,激发企业“育匠育才”活力
不久前,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郭锐、周勇双双获聘高级工程师,成为中车青岛四方公司技师与工程师“双师制”改革的首批获聘者。
“过去,我们基本上都是循着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再到技师、高级技师的路径逐步成长的,这个过程通道相对单一,培养时间又长,不利于职工成长创新。”郭锐说,现在公司鼓励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职称申报,也鼓励具备条件的工程师考取技师职业资格,对这种集技师和工程师于一身的“双师型”人才给予厚爱。
中车青岛四方公司的改革是青岛推进企业技能人才改革的一个缩影。为了让优秀技能人才尽快脱颖而出,青岛简政放权,出台《关于全面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推开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改革后,共有29家企业(含中央驻青企业6家)成为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单位,近5000名技能人才参与评价。同时,青岛实施促进产才融合发展19条措施,对有相应贡献的头部企业、领办人、各类人才给予重奖。
以青岛港为例:2019年,青岛港成为山东省首批自主评价试点单位;2020年,青岛港继续修改完善职工职业发展通道,规定了4个职业序列(管理、专业技术、技术工人、操作工)、7个层级的职工职业发展评聘体系,进一步打破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当年12月,许振超、郭磊等259名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获聘进入新通道序列,登台领奖。
为了避免“一刀切”,青岛还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推行先行先试,选取了116家不同性质的企业,根据企业不同特点制定改革措施,形成样板。
位于青岛崂山区的特锐德是一家大型非公上市企业,企业通过绝地求生计划、大雁计划、未来星计划、扬帆计划、黑马计划等培训和岗位技能比武,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工匠品牌队伍,包含工匠大师、首席工匠、金牌工匠、银牌工匠、铜牌工匠5个类别,划分一星至五星5个等级,先后选拔出49名“特锐德工匠”和1支“党员工匠先锋队”,每月享受300~2000元不等的奖金激励。这项改革给不同年龄、不同资历的工人提供了发展平台,让员工有希望有奔头。
政策释放出来的红利也充分激发了企业“育人育匠”热情:青啤集团建立了培训、练兵、竞赛、晋级、奖励“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批高技能人才逐步成长起来;非公企业青特集团将党组织建在车间班组,搭建员工薪酬增长阶梯……各行各业的“青岛工匠”层出不穷,不断诠释着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巨大价值。
畅通发展渠道,打造工匠之城的“高原”与“高峰”
“2018年10月,我以‘海信订单班’学生的身份到海信智动精工公司(黄岛工厂)一线操作岗位实习,因为表现优秀转为管理岗。2019年毕业后,直接被海信公司录用。”24岁的于洁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信学院的毕业生,学校以“对口输送”的模式让她实现毕业即就业。
“职业院校是青岛工匠人才的‘蓄水池’,青岛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在校生有19.78万人,我们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双元’‘双师’‘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学生们在学校学习有老师,在企业实习有师傅,这种言传身教,更容易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品质。”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刘鹏照告诉记者,青岛全市已有76家职业院校与企业构建了学习共同体,每年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6万余名,很多学生毕业三五年就能成长为技术骨干。
“青岛要打造‘工匠之城’,需调动学校、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创新力量,培育一支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李珂认为,既要有一大批数量充足、规模庞大的技术工人作为“高原”,也要有一大批站在“高峰”的大国工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广大产业工人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实现工匠与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
在打造“高峰”的过程中,建立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成为最有力的抓手。截至目前,青岛已建成全国、省、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91家,一个工作室就是一座“小山峰”,通过一个人影响一批人,形成示范。
“看到‘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上平安着陆,我们在激动之余也松了一口气。”青岛海丽雅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纺织大工匠徐连龙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团队负责为“天问一号”提供着陆伞绳连接技术和特种弹性绳索装备,这已经是他们第十次为国家重大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专项配套。
徐连龙告诉记者,他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要秉持专、精、特、新的理念,永远不忘初心,秉持匠心,把精力和热情奉献在工作中。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徐连龙已经带出了6名徒弟,现在基本可以独当一面,成为行业里的领军人才。
在中车青岛四方公司,郭锐领衔的“国家级郭锐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国中车郭锐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已经有74名成员,完成攻关课题获奖492项,获国家授权专利56项,解决技术难题650余项,累计创造效益6000多万元,同时还培养出宁允展、刘建树等大国工匠和齐鲁工匠等人才梯队。
创新,不仅源自科学家和工程师,也源自生产一线的工匠和技师,培养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是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竞争的有效途径。眼下的青岛,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奋勇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杰出工匠的竞相涌现,定会助力这个“品牌之都”再创辉煌。
(本报记者 刘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