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是山东省音乐人才重点培养基地,以规范的管理、优秀的教学质量,成为山东省音乐教育的排头兵。学院以阶段性、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钢琴教育,在落实高校钢琴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从文化视域角度入手,对新时期钢琴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多个学习阶段,准确把握了不同阶段的学习关键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作为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重要课程内容,钢琴教育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范教学模式,培育了一批专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钢琴音乐教学人才,并对钢琴教育进行剖析,在钢琴演奏技巧、钢琴创作、钢琴艺术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文化视域角度来看待钢琴教育的发展,通过塑造价值观,进行教学改革,扎根于传统文化语境的基础上,鼓励艺术专业的跨学科交流,在吸收和借鉴国外钢琴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做到了本土文化的有效融入和表达,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学院要求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钢琴创作和演奏中,大力开展钢琴音乐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为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的教育人才。
近年来,学院根据高校钢琴教育的背景,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解决钢琴教育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学院结合钢琴教育的发展特征,采用分阶段重点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初期钢琴音乐教学阶段,学院在钢琴课程教学中选用根据民族器乐曲或声乐曲改编的中国作品,在教学内容上融入了学习者较为熟知的中国钢琴作品,进而提升了学习者对中国作品的兴趣,同时还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在培养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习者能够拥有扎实的钢琴教育基础,同时也吸纳中国音乐的美学特征;而在中高级教学阶段中,学院侧重于培育学生文化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对西方和本土钢琴音乐文化进行分析,领悟多种不同的钢琴音乐文化精髓。分阶段教学为钢琴教育有效融入本土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提高了学习者创作能力。
开展钢琴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育专业的钢琴教育人才,提高学习者的表演能力及弹奏技巧,提升学习者的钢琴创作能力,形成钢琴创新思维。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确定了钢琴教育发展目标,通过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以及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院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以教师为主导,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音乐感受,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打开钢琴教育全新局面。除此之外,学院还十分注重对教师素质的全面拓展,要求教师精通中国作品所包含的演奏技法和文化底蕴,积极开拓进取,提高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鼓励教师不断接触新鲜的钢琴作品,不断丰富教学的曲目种类和数量,对不同的学习者因材施教,主动研究现代教育理念,跨专业学习其他领域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理论,要经常创新并付诸于实践。通过提升教师素质,引导学生的艺术观和价值观,教学相长,使学校的钢琴教学改革顺利地进行。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开展钢琴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引进先进的音乐教育及钢琴教学经验,选择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钢琴作品,同时加强与国外钢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以钢琴教育的系统方法作为切入点,基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开展分析和研究工作,实现了对钢琴教育的深层解构。面对当前社会发展背景,学院统筹分析各方面的环境因素,探究这些因素对钢琴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探索教育功能、结构和要素间的联系。学校鼓励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勇敢进行创新和探索,课堂教育以钢琴必修课为主,《钢琴教学法》《中外钢琴发展史与作品赏析》《视奏课》等钢琴理论选修课为辅,每周给钢琴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加入两次舞台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增加舞台实践经验,增强心理素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回到课堂上解决问题,做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无缝衔接。为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范特色,学院要求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必须掌握规范的和弦演奏方法。在此基础上,大学二年级学生的钢琴必修课中加入自弹自唱的内容,以人音版中小学音乐课本里的教唱内容为主,让学生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配弹方法,每学期完成十首不同调式调性与音乐情绪的必弹作品,使学生重视自弹自唱,早接触、多练习,以便在大学三年级的实习中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实践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内容和手段,学院提升了学生的演奏、实践能力和全面的钢琴理论素养。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围绕学校特色,遵循钢琴教育发展原则和规律,加强舞台艺术实践,创新教学方式与钢琴教育观念,通过钢琴教育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价值取向,为高校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并大力培育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钢琴教育人才,促进高校钢琴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高校钢琴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于倩)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