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0日 星期四

    融入冰雪世界的一抹深蓝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边境派出所民警的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彭景晖 本报通讯员 吴佳儒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0日 10版)

        北极镇,中国最北端的镇,年平均气温-5.5℃。这里气温最低曾达-52.3℃,创下中国有气象记载以来的最低温度纪录,“吃水用麻袋、开门用脚踹”是早年的生活日常。北极镇解放时间较早,1947年,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边境派出所在这里建立,成为全国地理位置最北、气候最冷的派出所。

        74年来,一代又一代民警在此扎根,守护着当地居民,守卫着我国的北部边境。在北极边境派出所院子里,“最偏最远最放心,最北最冷最忠诚”14个红艳的大字格外显眼,当地人远远就能望见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他们把这里的民警们当亲人,把他们唤作守护百姓的“北极光”。

    界江上的巡逻队

        早上7点,老民警吴忠奇已经带着90后民警们开始沿中俄界江黑龙江巡逻。初夏的北极镇,清晨依然很冷。如果是冬天,在屋外站上二三十分钟,眉眼就会上霜结冰。

        即使如此,巡逻工作从未落下一天。日常例行巡逻是北极边境派出所工作的重要部分,事关界江一线的安定。为了防止巡逻前偷渡者通风报信,民警们起床的时候甚至不敢开灯。

        “几个关键的下江口,之前要用马爬犁巡逻,吃饭只能带点馒头、大饼,吃的时候用火烤一烤。”民警们回忆道,“过去蚊子多的时候,我们就想办法克服,但有种森林蜱虫特别厉害,一旦被它咬上就容易得森林脑炎。”环境恶劣,但一代代民警们坚持了下来。

        近几年旅游行业发展起来,为防止游客不慎越界、越过黑龙江,向游客宣传边境相关知识也成为民警们日常巡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一到冬天,黑龙江就冰封了,游客分不清方位,一不小心就会跑到俄罗斯,我们必须及时制止……”吴忠奇介绍,“江面开始流冰的时候,也得加紧巡逻,提醒游客不能乘船下水,防止发生意外。”

        巡逻过程中,遇到当地渔民留下的废弃船只,民警们便组织人力,把船只抬走,以防游客划船玩耍不慎沉江。在吴忠奇看来,保护居民、保护游客,就是在这点点滴滴之中完成的。“和平年代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但是做好最平常的事情,时间一长,就不平凡了。”他说。

    边陲村庄的夫妻警务室

        洛古河村隶属北极镇,蜿蜒的黑龙江发源于此,赋予这座边陲村庄特殊的意蕴。在这里,有一个同样特殊的存在——夫妻警务室。2010年7月,为推进警务前移战略,北极边境派出所在距离北极镇126公里之外的洛古河村设立夫妻警务室。民警贾晨翔和妻子王晓莲是夫妻警务室的“第一任主人”。

        “他先去待了两个月,打电话说来接我,我问那里怎么样,他只说了7个字——有水、有电、有公路。我问还有啥,他说:‘有的都说了。’”王晓莲笑着回忆道,“然后我就来了。”

        实际上,那时的王晓莲明白丈夫话里的意思,是只有水、电、公路,别的什么都没有。可这对民警夫妻义无反顾,白手起家,寒来暑往,他们一待就是10年。他们始终驻守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子,积极开展警务工作,为村民排忧解难,成为当地村民的依靠。

        每年七八月份是村民们忙着采山的季节,放了暑假的孩子们没人管,经常跑去江里洗澡、玩耍,危险不言而喻。贾晨翔夫妻二人将孩子们集中到警务室自习,他们工作之余给孩子们补习功课、辅导作业,还组织孩子们做游戏。从此,夫妻警务室也变成了孩子们的教室,成为孩子们假期里的安全庇护所。

        以心换心,夫妻二人真诚的工作态度也让村民敞开心扉,将他们当作家人。2011年,王晓莲怀孕了,在条件有限的洛古河村,孕期的营养供给成了大问题。“村里人知道晓莲怀孕的消息,换着花样给她做吃的送过来。”回忆当时的情形,贾晨翔依然感动。

        2020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荣归荣调政策,贾晨翔夫妇作为守边戍边先进典型,被组织调回了山东老家工作。派出所的青年民警史先强和妻子沈欣成为洛古河村夫妻警务室的接班人。

        冰天雪地里,漫长的白昼和黑夜里,夫妻民警以警务室为家,相濡以沫,共同守护着极寒之地的村落。“国家的边境,总是要有人来守的。”史先强和沈欣在现实的困难与磨炼中读懂了边境警察的价值所在。

    百姓心中的“北极光”

        2007年,北极镇开始发展旅游产业。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会聚于此,一睹极光风采。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北极边境派出所教导员、党支部书记牛书磊肩上的压力也大了起来:北极边境派出所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辖区内六成以上警情与游客有关,而游客报警八成是求助——“找北游,自己找不到北了”。

        如何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守护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牛书磊每天不断思考的问题。

        民警们行动起来了,熟悉3D建模和制图的民警张春茂,将近3年100余起游客迷路地点一一标识出来,经过半年的充实完善,电子地图版“北极防走丢指南”初具雏形,易迷路地段的“导航”标识也设置完成,游客们“找不着北”的困难迎刃而解。

        与此同时,针对疫情期间的边境管控问题,派出所开始增设执勤点,警务继续前移。“今年,我们增设了6个执勤点。”牛书磊说,北红村依托警务室,往龙江第一湾和神州最北点延伸,增设两个执勤点位,最北江上警务室也在计划当中,预计6月份建成。

        近3年辖区发案数逐年递减,派出所已经连续19年无重大案事件。2017年,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北极边境派出所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戍边为民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荣誉和百姓的赞美并没有令民警们停下脚步。今年,他们决定继续“挑战极限”:把发案目标继续往下压。年初至今,北极镇仅有治安案件6起,刑事案件零发案,为历年同期最低。

        北极镇是国内观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年复一年,绚烂的极光如约而至,到访这座银装素裹的小镇;年复一年,边境派出所民警驻守于此,守护并温暖这座边陲小镇。作为北极镇的守护者,民警身上的一抹深蓝早已融入这里的冰雪世界,他们拥有并践行这样的理想——成为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北极光”。

        (本报记者 彭景晖 本报通讯员 吴佳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