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5月18日电(记者吉哲鹏)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18日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召开。来自18个国家和联合国等4个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官员和专家学者,共150余位中外嘉宾出席论坛,探讨中国减贫经验对全球贫困治理的启示,共商世界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之道。
在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推进全球贫困治理 促进现代化发展”主题,探讨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的体制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机制体系平稳转型,持续改善贫困地区民生福祉,并就“交流减贫经验 深化共同发展”等3个分议题进行探讨。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的脱贫攻坚是全球消除贫困共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本。其中,怒江州的减贫经验与启示、中国平安“三村工程”减贫实践、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赋能减贫等案例受到极大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说,怒江脱贫前后的巨大变化,是中国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典型案例。中外应共同总结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经验,深入探讨全球减贫的目标路径,包括客观真实讲好脱贫故事、切实加强减贫国际合作,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认为,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示出中国道路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显著成效,也极大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其中的创新理论、有效经验和成功做法,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认为,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不仅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仰慕和称颂,更进一步夯实了中国乡村振兴发展和全面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基础。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的成就绝非偶然。无论是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开放市场、还是农业部门准入方面,中国的减贫经验都值得学习。
减贫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来自泰国、阿根廷等国家的与会代表期待分享中国减贫经验。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在发言中说,泰国和全世界都希望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尤其是精准扶贫措施,包括中国在电商扶贫、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作物新品种研发等方面的有效做法。
佛得角驻华大使塔尼亚·罗穆阿尔多说,中国的脱贫经验向我们展现了通过精心设计的方案、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和现代技术,可有效提高整体生产能力,并促进贸易和投资。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减贫的全球认知和经验启示》报告也同期发布。该院院长于运全介绍,报告精准提炼了中国减贫的人民至上、精准扶贫等5大核心理念,并深入分析了有关中国减贫的全球认知和舆论态势,对如何进一步推进世界减贫事业和现代化进程提炼了经验启示。
据介绍,本次论坛主办方还将组织走访怒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参观怒江州减贫交流中心等活动。
本次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怒江州人民政府承办。
编者按:5月18日,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召开。来自18个国家和联合国等4个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官员和专家学者倾听、交流中国减贫经验,共商破解全球发展难题之道,共促人类进步。本报摘登部分与会嘉宾观点以飨读者。
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样本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 郭卫民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脱贫攻坚历史进程中一个典型的生动案例。怒江的变化是中国大规模减贫的一个缩影,怒江的减贫成就也是脱贫攻坚中国经验的生动诠释。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各级党和政府把脱贫攻坚摆在工作重中之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始终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扶贫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怒江的脱贫攻坚历史进程,展现了怒江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不畏艰难、奋发拼搏的精神风貌和取得的成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和初心。
中国的脱贫攻坚是全球消除贫困共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本。今天,我们相聚怒江,共同总结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经验,深入探讨全球减贫的目标路径,包括客观真实讲好脱贫攻坚的怒江故事和中国故事,有效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道路的理解和认同,切实加强减贫国际合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世界意义的贫困治理之路
阿根廷众议院副议长 希奥哈
中国人民和政府不仅共同努力使大量人口摆脱赤贫,而且分享他们的经验、知识、方法和面临的复杂情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参考。我们应继续就如何减贫加强各国间交流,互相学习成功经验,共同探讨更加高效的新思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想借此机会向中国共产党,向中国人民和政府,向习近平总书记致以问候和祝贺。
中国共产党带领数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祝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这一伟大成就。
中国的变化令人惊叹,我本人有幸目睹。中国的成就对致力于减贫工作的人而言是极大的鼓舞。
中国的成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更离不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远见卓识。
中国在减贫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放在首位,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世界意义的贫困治理之路。“精准脱贫”和“志智双扶”等一系列方针策略无不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与优越性。
我坚信中国的成就可以为阿根廷和其他国家提供良好的借鉴。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相互学习,从而拓展全球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的新思路。
推进贫困治理的国际交流
中国外文局局长 杜占元
中国的减贫和发展成就,展示出中国道路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显著成效,也极大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其中的创新理论、有效经验和成功做法,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减贫脱贫的过程中,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也与各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使合作国家人民从中国经验中获取了有益借鉴。在此,我就在推进全球贫困治理和现代化发展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谈几点思考。
第一,汇聚各方智慧,共享减贫知识产品。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各国都在消除贫困、推进现代化发展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值得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我们将与联合国等机构合作共建发展知识分享中心,加大减贫知识的产品供给,推动发展经验交流分享,为全球贫困治理和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深化交流互鉴,完善减贫合作机制。我们将继续办好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等减贫交流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健全合作机制,合力共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良策。
第三,坚守人类情怀,共同建设美好世界。各国应顺应时代发展,坚守人类情怀,坚持开放包容,携手消除贫困,谋求共同发展,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成为世界共识,在互学、互鉴、互尊、互助中寻求价值公约数、情感共鸣点,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推动各国政府和人民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付诸行动,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一步步变为可以触摸的人间现实。
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四个依靠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王显刚
经过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云南省全省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出行难、喝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得到普遍解决,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云南脱贫攻坚能够取得如此明显的成效,一是靠核心掌舵领航。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关要求,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和贫困类型施策,推动扶贫路径更加“精准滴灌”,资源使用方式更加统筹集中,扶贫模式更加注重“造血”功能。
二是靠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脱贫攻坚集中统一领导,统筹谋划,强力推进,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证。
三是靠发挥制度优势。党中央、国务院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全国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为云南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是靠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我们大力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自强自立精神,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全省20多万扶贫工作队员长期在一线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中国的减贫经验值得学习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 常启德
在过去7年里,中国帮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如期完成精准脱贫计划,为实现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正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换,把注意力转向乡村振兴,以巩固既往成果,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我们距离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只剩下不到10年时间,我们必须把注意力转向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奇迹,特别是与非洲大陆国家分享。无论是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开放市场,还是在农业部门准入方面,中国的减贫经验都值得学习。
学习中国经验,因地制宜解决自己的问题
佛得角共和国驻华大使 塔尼娅·罗穆阿尔多
我很高兴能再次来到多姿多彩的云南,庆祝中国在脱贫和现代化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中国高度重视人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特别是在贫困、失业、饥饿、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民生问题上,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贫困与脱贫攻坚是全球关注的焦点。2020年,中国成功消除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完成计划,为全球树立了榜样。中国的脱贫经验向我们展现了通过精心设计的方案、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和现代技术,可有效提高整体生产能力,并促进贸易和投资。包括佛得角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学习中国的重要经验,因地制宜地解决我们自己的现实问题。
分享中国经验,助推全球发展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 屈四喜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在消灭绝对贫困等方面的耀眼成就,不仅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仰慕和称颂,更进一步夯实了中国乡村发展和全面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基础。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与中国政府合作对急需援助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帮助他们应对饥荒、重拾信心。双方合作在广州建设联合国人道主义响应应急中心,帮助发展中国家渡过难关,恢复社会和经济发展活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中国在贫困治理、减灾防灾、营养改善等方面经验。
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消除贫困、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丰富了世界文明发展理论和实践,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发展中国家。
赞赏中国精准扶贫的政策智慧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 功·塔帕朗西
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加深了全球贫困治理的难度。而中国能够如期兑现全面消除贫困的承诺,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全世界都对中国减贫的智慧和经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中国政府充分发挥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制度优势,全国上下齐心与贫困斗争的故事让我备受感动和启发。我尤其赞赏中国精准扶贫的政策智慧。中国政府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有针对性地分析、制定和实施帮扶措施,精准识别并解决人民实际的生活困难,大大提高了扶贫的效率和效益。
同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还充分将扶贫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电子商务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民借助互联网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扩大农产品销路,切实提高农民的收益。这些宝贵经验非常值得包括泰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
我相信,借鉴中国在电商扶贫、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作物新品种研发等方面的经验,对于推进泰国的减贫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反贫困研究不断契合时代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朱信凯
反贫困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最具影响力与特色的研究领域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研究学派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结合时代需求,为我国反贫困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浓郁的“人民情怀”和“用脚做学问”,是人大反贫困研究的特色,人大学者在反贫困研究过程中遵循注重社会调查,注重用事实说话。
随着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中国反贫困事业迈入新阶段,人大学者为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减贫故事里读懂中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联络局副局长 刘春香
加强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对促进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减贫领域的沟通交流,通过多种形式讲述中国减贫故事,分享减贫经验。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引起了境内外广泛关注。
开展减贫交流合作,要互学互鉴。中国注重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减贫理念和经验,也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和借鉴,共同促进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
开展减贫交流合作,要讲好中国脱贫故事。中国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国际社会感知中国的一把钥匙。
开展减贫交流合作,要加强“请进来”工作。希望更多的外国朋友能够来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实地了解中国减贫故事,亲身感受中国贫困地区的发展变化,可以更好地读懂中国。
全球减贫重在建立可持续伙伴关系
东盟副秘书长 康富
我们认识到推进全球贫困治理取决于建立和利用区域和全球伙伴关系,取决于促进乡村振兴和利用技术进步和创新。公共政策和公共机构应更多关注挖掘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加强农村、城郊和城市地区之间的动态联系。
在各个层面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伙伴关系是最重要的。东盟和中国之间的合作是一种长期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模式贯穿于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多种专题、领域和治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