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6日 星期四

    在中国西北角追寻红色记忆

    作者:本报报道组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6日 01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我的父母都是八路军,父亲参加了当年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5月1日,来自北京的田小津女士和丈夫王宁一大早就来到延安宝塔山下,踏着父母的足迹,接受红色教育。看到宝塔山下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高兴地说:“全国人民没有忘记延安,希望子子孙孙都能记住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艰苦奋斗的日日夜夜。”

        革命圣地延安、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摇篮、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西北地区犹如一座巨大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红色记忆依旧激荡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建党百年之际,很多游客把“打卡”西北红色遗址遗迹,列入“五一”假期的出行计划,期待在触摸历史中领悟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伟大力量。

    这是干部群众鱼水情深的美好见证

        “五一”假期,延安文艺纪念馆内,纷至沓来的干部群众和游客在这里培根铸魂。

        “颖超同志走前本想和你一谈任锐同志在渝及维世在苏的情形,惜走得太快,未能如愿。前晚看到你的拿手戏,赞佩不已……”在延安文艺纪念馆,一件珍贵的文物书信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封全文120余字的家书的背后,是一段延安干部群众鱼水情深的佳话。

        这封家书的作者是周恩来。1940年4月,周恩来在鲁艺平剧团观看演出后,给演员任均留下一封家书。任家是一个革命大家庭,任均有“延安梅兰芳”的美誉。信中提到的维世是任均的外甥女,也是周恩来的养女。维世的父亲孙炳文是周恩来的战友,1927年牺牲,她的母亲任锐辗转四川、北京等地。1938年2月,经朱德同志介绍,维世、任锐母女二人来到延安抗大学习。1939年秋,任锐因革命工作转赴重庆;而维世在1939年8月周恩来赴苏联治伤时,一同前往苏联。

        这封信就是在母女分别离开延安后,周恩来留给任均的一封家书。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字,但能够感受到延安干群关系的融洽,同时也见证了任家一家人的革命情怀和延安情结。

        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的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里,一面绣有“回汉兄弟亲如一家”八个大字的锦旗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它记载着第一支进入固原地区的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和回族群众鱼水情深的革命故事。

        “今年我们的游客接待量已达26万人次。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平均每天4000多人次前来参观,游客对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的这段历史很感兴趣。”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负责人张玉忠说。

        宁夏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传统的地方,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三大主力长征会师地。红军长征、西征给宁夏留下了丰厚的红色资源和永恒的精神财富。目前,宁夏已公布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80处,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2500多件(套)。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率领下,从陕西出发,西出秦岭,挺进甘肃,并于8月15日进入今固原市西吉县单家集、兴隆镇一带,共在固原境内活动、驻军5天。

        西吉兴隆镇、单家集一带是回族群众聚居区。为尊重回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红二十五军对全军指战员进行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宣布了“三大禁条、四项注意”,选派回族战士在驻地张贴《告回族人民书》以及“红军和回族同胞是一家”等布告标语。部队休整期间,指战员们每天早上不仅把驻地院子和街头巷尾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帮助群众挑水扫院、送药治病。

        几天的军民互动,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力,拉近了军民感情,当地群众盛赞红军是“仁义之师”。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

        “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耳熟能详,这次假期终于来到六盘山了。听讲解员讲红军长征部队经过这里,随军医生给当地群众看病、做手术,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说明咱们军民鱼水情深的传统很早就有了。”来自河南的游客刘杰说。

        如今,“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旗还在向往来游客讲述着发生在宁夏大地上的民族团结故事。

        “这面旗其实是一个载体,把红军部队和当地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说明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就已经很重视与民族地区群众和谐相处,共产党关于民族宗教的政策和主张通过这面旗展现出来了。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它都有很深的寓意,更是今天我们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固原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杜彦荣说。

    这里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5月初的青海高原,春寒料峭,乍暖还寒,金银滩草原在春风的吹拂中,露出点点绿意。

        坐落在金银滩草原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里面,一片热闹的施工景象。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这里生根,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先后在这里研制成功,从此“两弹精神”和这片土地永远联系在了一起。

        今天,走进青海原子城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核基地办公楼、试验场和厂房车间,王淦昌、邓稼先、于敏等“两弹一星”元勋生活、工作过的“专家楼”静静伫立,无声诉说着原子城的神秘与辉煌。

        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2020年年底,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启动了基本陈列改陈布展的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综合历年来相关领导和专家对展陈内容和展陈形式提出的意见对基本陈列进行修改、完善,并借助高科技手段,为布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更加完整展示‘两弹一星’光辉历程。

        “我们先后前往廊坊、绵阳、淄博、合肥等地,走访了原子城老职工及职工子女,深入挖掘基地创建创业时期的感人事迹,征集到大量实物和历史文献,届时这些珍贵的文物都将会展出。”原子城纪念馆规划保护部主任张海花介绍,目前纪念馆正在进行空间设计、陈展大纲制定等工作,预计7月1日开馆,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将以全新面貌与大众见面。

        与原子城相隔600多公里的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巍巍祁连山下,同样伫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摇篮”。

        1938年12月26日,一阵驼铃声穿越大漠戈壁的漫漫黄沙,穿过祁连雪山的凛冽寒风,严爽、孙建初、靳锡庚带着几名工人和向导,牵着20余峰骆驼,来到甘肃河西走廊西北段的石油河畔,并在这里的老君庙安营扎寨,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先驱们开始了玉门油田早期的地质和石油勘测。1939年8月11日,老君庙油井喷涌出第一股石油,这一刻成为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起点。

        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到“引得春风度玉关,并非杨柳是青年”,千年的时空穿梭,阻挡不住英雄儿女对祖国的满腔热忱。随着一个个新油田的发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10万玉门儿女从家乡出发,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不朽功勋。

        30岁的李婧说自己是“油三代”,“我爷爷是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我父亲是第二代,我是第三代,实际上我们一大家子都是油田人”。打她记事起,老君庙就与她的生活密不可分,她对油田有着不可割舍的感情,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家乡,在老君庙展览馆做一名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述红色文物和玉门油田的故事。

        “今年‘五一’小长假来老君庙参观的游客,有的是‘慕名而来’,但更多的是参加过玉门油田早期开发建设的‘老玉门’,他们曾在油田工作,对这里感情很深,专门在放假的时候回到老君庙,追忆创业时的艰难历程。”李婧说。

        何嘉瑜就是其中一个,他的母亲曾是玉门油田职工,后又“支援”哈密油田去新疆工作。今年“五一”,他们一家人特意来到玉门老君庙,感慨万分:“虽然今天的玉门油田已经没有了那个年代热火朝天的景象,但是老君庙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符号,承载一代代石油人的希望和梦想,激励今天的我们不断努力,砥砺前行。”

    在追寻红色记忆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乌鲁木齐市胜利路392号,有一幢中俄风格合璧的土木结构二层小楼。“五一”期间,前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青砖压檐砌腰,深红门窗嵌墙,岁月印迹沧桑而沉静。1937至1942年,这里曾是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从底楼门厅走进小楼,迎面是纪念厅。纪念厅正中,是一面用于播放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影像资料的LED屏,两侧有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工作人员和孩子们的塑像。纪念厅左面,陈列有陈潭秋、邓发等烈士生前用过的衣物、毛毯、皮帽和书籍,右面则是陈云、滕代远、邓发、陈潭秋四位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的生平简历。

        由红色的木质楼梯上到纪念馆二楼,最靠西南侧的房间曾是党代表陈潭秋的办公室。推开门,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桌子、台灯、电话、衣架……简朴的陈设一如往日。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再现的是1937至1942年以陈云、邓发、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和不屈不挠狱中斗争的历史风貌,是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历史见证。”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副研究员买玉华说。

        “许多市民一家三代扶老携幼来这里参观,通过红色基地教育当代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来这里做志愿者。”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工作了十几年的艾山·阿布都拉告诉记者,他读研的儿子就来这里参观过七八次,还在参观日记中写道:“过去的新疆多么贫穷,前辈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将新中国的旭日托起,我们当代人一定要传承前辈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抗战精神,更加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文化是新中国重要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与底气。

        抗日战争时期,甘肃是党和红军的战略大后方,作为甘肃开展抗战史教育基地的八路军驻甘办事处诞生于抗战初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全民族抗战而进行后方发动的一个重要基地,被周恩来亲切地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石扬在参观后难掩激动:“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一批批甘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甘为解放大业从容赴死的普通人,我们的党才能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艰难困苦中创造辉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我们以革命旧址、纪念场馆为依托,不断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院校社区延伸,深入兰州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甘肃省委党校、甘肃省文旅厅等多家单位开展宣教工作。‘五一’期间,流动展览《民族脊梁——甘肃抗战人物展》和《兰州“八办”推动各民族团结抗战》展览分赴兰州财经大学和城关区红山根社区展出。”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自党史教育开展以来,纪念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传承主阵地作用,全力打造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平台,完成接待任务24万余人次,安排讲解1100余场次,接待机关、企事业单位2200余家。纪念馆已成为兰州市亮丽的文化名片,成为广大游客了解红色历史、接受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旅游新标杆。

        (本报报道组:本报记者宋喜群、王瑟、杨永林、张哲浩、万玛加、王建宏、张文攀、王艺钊、王冰雅 本报见习记者王雯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