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6日 星期五

    百年老厂房焕新生

    作者:本报记者 李建斌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6日 07版)

        【长镜头】

        在高楼林立、喧嚣繁华的城市中心,行走在典雅的街道上,看着两侧古朴的青砖灰瓦建筑,一下子就能让人宁静不少……在山西省晋中市城区最繁华处,就有这样一处地方。这里就是利用废弃老厂房改造的“晋华1919”项目。

        1919年,晋商精英集资在榆次城北创办晋华纺织有限公司。鼎盛时期的晋华纺织厂拥有职工1万余人,各种织机2243台,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厂之一。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经营不善等多种原因,企业后来走向了破产,轰鸣了百年的机器声就这样归于沉寂,存在了近百年的老厂区开始逐渐荒芜。南门、东门、原厂部旧址、南配房、厂房、库房等珍贵的历史建筑,很快就变得破败不堪。

        保护是为了记忆,更是为了传承。为了能够延续宝贵的工业文化遗产,2016年,晋中市政府与天津创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由其对这片工业遗址投资开发、保护利用。

        晋华纺织厂旧址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工业遗产。如何进行保护与活化?天津创投公司该项目负责人王宏介绍说,在反复论证后,他们摒弃了通常“改造出租”模式,探索以“营造产业”为内核的园区5.0模式,即以“晋华1919”园区为物理载体,汇聚营造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塑造中国营造大坊的品牌,进而以此为平台,开拓传统建筑营造运营市场,在晋中导入一个新的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园区依托晋中乃至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营旧宗、造新意”为宗旨,通过设定“营造研习所”“营造研究院”“营造产业基金”,形成集项目承接、投资孵化、技术创新于一体的营造产业集群,还工业遗产以全新产业价值。

        “晋华1919·中国营造大坊”发起人欧阳宁明认为,山西曾经是誉满华夏的营造大省,营造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工匠更是遍及乡村角落,通过对老晋华厂遗址的修复和新“晋华1919”的营建,集百工,聚百匠,使以古典建筑、雕塑、壁画为主的传统营造十三作的艺术和技艺,得以挖掘、传承、弘扬、发展。

        展现厂区历史文脉记忆的文化景观长廊、具有晋中文化标志的“晋华in空间”、中国传统元素与欧洲古典元素完美结合的欧式办公楼……修缮后的晋华厂区最大程度保护了建筑的原有结构。如今,穿过圆拱形厂门,高大的库房、整齐排列的厂房、高耸的水塔……充满年代感的建筑随处可见。厂房里,几排纺纱机静静地守候在老地方。望着密密麻麻的纺纱机,昨日的轰鸣似乎又在耳畔回响,徜徉其间,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晋华纺织厂历史悠久,在山西乃至全国影响较大,现保存的厂房也列入区级文物。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这些遗存下来的纺织机械,和晋华厂的这块招牌,把这里打造成一座纺织工业博物馆。”王宏说,“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又使其充满了新生机。”

        (本报记者 李建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