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精神源头 彰显时代价值·第三十五期主题:科学家精神】
【光明日报社主办 上海市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协办】
2021年3月31日0时,“中国天眼”正式向全世界发出邀约。
自2020年年底,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坍塌后,位于中国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凝望宇宙的人类“大眼睛”。这座500米口径的“大锅”,是当今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建成被认为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世人震撼于它的威力,而我们深知,国之重器,有人以命铸之,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付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几个字,重如千钧。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标定了中国科学家的价值坐标,也塑造了知识分子群体乃至当代中国的精神特质,凝聚成一股改变中国科技进程与社会面貌的精神力量,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①科技报国 服务人民
1955年9月15日,“克利夫兰总统号”在旧金山准时起锚,开启它的第60次航程。
这次行程的目的地直指香港,因为船上24位特殊的乘客而备受瞩目。
“破浪乘风赴国时,太平洋上雨如丝”“寄语同舟须努力,功成建国着班衣”。他们为了这一刻,已等待了太久,在航行途中抑制不住兴奋,朝着太平洋大声吟诵。
这24位同舟者中,就包括日后中国的“导弹之父”“航天之父”钱学森。5年的监禁和软禁没有吓退他,在他终于等到获准离境美国的通知时,距离这次注定载入史册的起航日期已不足一周。
每当人们在这次历史性的航行记忆前驻足,总是会忍不住地想:为什么?在人们判断的天平上,一边是高薪体面的工作、理想的科研条件、不低的社会地位,而另一边,则是闭着眼都能想到的物质条件的全方位降级和其他未知的一切。
但在这些归国学者心中,“国家”二字的砝码大过一切、重过一切。那些物质的、私人的砝码,能重几何?
当他们离开故土时,正是山河破碎的年月,这种生于危难的特殊经历,激扬了他们的爱国之情,筑牢了他们的报国之志。
拉远镜头看,他们选择了一条众多前辈同样走过的路,如最早一批学成回国的詹天佑等,他们都选择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选择永远把根扎在故土。
有人为了协助建设一个能令中国人民“活得快乐而有尊严的国家”,突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国;有人为一句嘱托许下一生,甘心隐姓埋名28年、默默耕耘;有人只因国家需要而毫不犹豫改行学“核”,另起炉灶重新起步;有人为了缩短中国地球探测科学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将自己的生命发挥到极限,归国7年即耗尽心力、英年早逝……
不同的时代与际遇,同样的担当与奉献。如果真的有“时光列车”,相信在不同时空中相遇或重逢的他们,会互相击掌,热情相拥。风骨坚忍、爱国奋斗,他们共同擦亮了科学家群体的这个特质,让共同的精神底色更加深沉和醇厚。
他们当然知道“科学无国界”,但他们更明白“科学家有祖国”。低调谦逊如他们,似乎从不把“爱国”“奉献”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挂在嘴边,但“身体很诚实”,恨不能将一分钟掰成八瓣用,恨不能将自己的生命无限燃烧。
有两个场景,每每想起都让人潸然泪下。
1985年国庆,被查出患直肠癌的邓稼先,终于有时间去天安门广场看看。他久久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禁不住流泪,喃喃自语:“如果有来生,我还要……走这条路……”
2017年元旦,“科研疯子”黄大年惜时不惜命,最终积劳成疾,因患胆管癌而被迫手术。术后的他手臂上插满管子,仍不忘叮嘱前来探望的学生抓紧项目进度,但他眼角含着的泪光没能逃过学生的眼睛。
他们早已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国家科技事业中,如果说有不舍,也是不舍就此减慢甚至停止科学的竞跑,不舍就此止步自己献身的事业,不舍无法亲眼看到自己的国家登顶科技高峰。
“天问一号”逐梦而行、“嫦娥五号”奔月取壤、“奋斗者”号万米探海、北斗系统建成开通……历经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奋进,中国稳稳拿下多项成果,希望这份还在不断加长的成果清单能够告慰先贤:科学家精神永传扬。
58.03万,11.73%。这分别是2019年留学归国人员数量与较上年增长幅度。今天,回国已成为越来越多新一代留学生的选择。
一个更为强大的祖国,足可承载更多样的梦想和更澎湃的壮志,也等待更多人在广袤大地上写下新的诗篇与论文。
“我们已经翻过了一座高山,但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休息,应该整理行囊,再去攀登更高的山峰。”青年科学家、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明月说。
②勇攀高峰 敢为人先
从钱学森、李四光、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到屠呦呦、南仁东、黄大年等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面对科研,他们身上都凝聚着同样的精神内核,这就是创新、严谨、求实。正是无数科学家秉持着这种精神,始终如一探索前行,使得我国的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更多“从0到1”的突破。
这种凝聚于科学家身上的创新精神,意味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变冷,仅一个晚上,苏联专家就带着资料全部撤走。“我们看着做到半截、即将完成的导弹,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但这个事情也刺激、教育了我们——搞‘两弹一星’,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回忆说。事实也证明,中国的科学家具有创新的能力,中国能够做到!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迈出这一步,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两年零8个月。
这种凝聚于科学家身上的创新精神,也是“出题给西方做”“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的气魄。“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这是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东方数学的使命》中提出的问题,正是怀着对中国古代数学的自信,秉持创新精神,他开创性提出的“吴方法”,不仅开辟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也开创了机械化数学的研究。
我国现代气象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叶笃正曾说:不能跟在外国人后面“同国际接轨”,“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正是这种气魄,让他带领中国的气象事业在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等领域居于世界前列,并开拓了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他本人也因这些对全球气候学领域有创新性的科研而获得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
从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现青蒿素,到“中国天眼”建成、港珠澳大桥通车、嫦娥探月、蛟龙探海、量子技术取得突破……多年来,我国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了从零星到井喷,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到目前,我国共授予10多万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
这些创新之花的盛放,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科学家始终不忘严谨求实的初心。
这不忘初心,是“两弹元勋”程开甲冒着地下核爆炸现场的强辐射,穿上简单的防护服,拿着手电筒,爬进测试廊道、测试间以及最危险的爆心,实地考察取得了第一手重要资料的身影,是他回答警卫员的那一句:“我也担心自己的身体啊,但我更担心试验事业,那也是我的生命。”
这不忘初心,是叶笃正对“不懂装懂”的爱憎分明,是他面对学生们做研究时习惯用“发现”这个大字眼而板起的脸庞,是一句“你发现了什么?你就指出来不就行了吗?”中饱含的求实育人之心。
这不忘初心,是屠呦呦对青蒿素研究的执着与忘我,为了加速研发进度并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她曾不顾安危、亲自试服青蒿提取物,在证实药物安全后,才放心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这不忘初心,是黄大年对“无懈可击”的执着追求——就算凌晨一点发现汇报材料上的一个错别字,他也必须带着团队重新修改打印校对,一直忙到天亮也不休息。
创新之路漫漫,前人已留下宝贵经验,后人还需迎难而上。当前,我国科研水平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有大幅提升,在部分学科方向上已走到国际前列,然而,这也意味着我国在越来越多领域的科技创新正在进入“无人区”,一些重要方向必须鼓起“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实现从“创新型国家行列”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的历史性跨越,才能为“实现由大国到强国的历史性飞跃”奠定坚实的基础。相应地,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也需要迈上新台阶。
科研无止境,唯有秉持严谨求实的初心,敢于创造的雄心,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才能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使中国的科技事业后继有人,让中国的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③团结协作 甘为人梯
2021年3月22日,9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与世长辞。这位老人的身上有两个最醒目的标签:革命先烈彭湃之子、著名核动力专家。
这是一项注定要隐姓埋名的工作。“我国核潜艇的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直到他去世之时,很多人才知道这样的彭士禄。这位对工程技术“一点儿也不能马虎”的科学家曾多次强调,这不是一个人的功绩,而是团体的功劳。
在新中国的科技史册上,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没有一项事业能够靠单打独斗完成,现代科技更是如此。正是中国科技工作者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为了“两弹一星”的成功,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将最美好的年华抛洒在戈壁滩上。“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从未接受过“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天文学家、被称为“天眼之父”的南仁东在生命的最后一年登上了科技创新人物奖的颁奖台。不过不是为了领奖,而是为了感谢。因为疾病,他的嗓音沙哑、话语断续:“我在这个舞台上,我最应该做的,就是感激!感激!这个荣誉来得太突然,而且,太沉重。我觉得我个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我知道,这份沉甸甸的奖励,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一群人的。”
载人航天、嫦娥探月、蛟龙潜海……回想这些振奋民族精神的科技时刻,我们无法记清飞控大厅里每一张年轻的面孔,也无法说出每一个远洋船上晒得皮肤黝黑的科学家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不可或缺。
时间总会向前,事业需要传承。杰出的科学家代表往往既是研究团队的领头人、事业的主心骨,更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传承人——他们都在教育领域有所建树,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一代一代新人。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是这样的人。他的学生中,有的已经成为院士、有的活跃在临床一线,是我国肝脏外科队伍中的一支中坚力量。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院士,是这样的人。参观过邱勇团队的项目后,周光召亲自提名推荐他为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第一届获奖者。如今,邱勇已是清华大学校长。他回忆说:“光召先生总是用殷切的眼光关注着年轻人,用赤诚之心感染着年轻人”“我相信,光召先生是在很多人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的人”。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是这样的人。他与数学家华罗庚、关肇直分别负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58、1959、1960届的教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回忆:“吴先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当中,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今,他班上有十几位同学都成为教授、研究员、工程师,还出了一位院士、一位将军。”吴文俊等老一辈科学大师的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科大的学子,影响了青年学者怎样做人、做学问”。
他们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系统的科学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更有一种精神和风骨。周光召的学生、理论物理学家吴岳良院士回忆,在他开始撰写博士论文时,周光召曾问他:“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会面临多种选择,但一旦国家需要你作出某种选择,你是否能服从国家的需要?”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周光召这样说:“要放弃自己感兴趣和爱好的事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一个人对自己祖国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国家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高山仰止。
你看——从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到海底深渊的马里亚纳海沟,从繁华的都市到荒芜的戈壁,从摆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到需要卷起裤管的田间地头,哪里没有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足迹?
你听——从广袤的宇宙到微小的芯片,从飞驰的高铁到餐桌上的佳肴,从精准扶贫到科学抗疫,哪里讲不出科技改变生活的故事?
这一个个故事、一位位科学家的形象,凝练成科学家精神,成为中国科技工作者鲜明的群体特征。这种精神的强大力量及深远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次彰显,鼓舞着你我,在民族复兴之路上扎实前行。
(本报记者 王 丹 詹 媛 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