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科学博物馆】
“我们小时候也经常拿毛白杨的花序冒充毛毛虫吓唬人玩,那北方初春落得满地都是的‘毛毛虫’到底是个啥?”
“其实,大部分‘毛毛虫’是毛白杨的葇荑花序。这个花序是由很多朵小花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外面覆盖的那些片儿是它的‘苞片’,上面长着银白色的长毛儿,在苞片里面才是真正的花。”
近日,天津自然博物馆发布了一篇关于杨絮的科普文章《天上掉下来个“毛毛虫”,不用怕,它是素的!》,让不少关注少儿科普的家长直呼“写得应景”“回到了童年”。
地处滨海之城,这座自然科学博物馆有何特殊之处?
“天津自然博物馆始建于1914年,前身为北疆博物院,由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创立。北疆博物院是中国近代早期博物馆中兼具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几大功能的博物馆典型样本。它的建立,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张彩欣说。
据张彩欣介绍,北疆博物院是我国早期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历史文献完整保存至今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早期博物馆史上的一座“活化石”。作为中国最早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也是收藏中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最为丰富的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开创了中国古哺乳动物学研究的先河,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一流博物馆。
走进北疆博物院,玻璃柜里矗立着比人高的野驴骨架随即映入眼帘。两侧的长柜里则陈列着巨型动物标本。在靠墙的悬挂式展柜里,摆放着小型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系列标本。北疆博物院讲解员陈冰告诉记者,这些展览品都是百年前定做的,直到现在依然能正常使用。
北疆博物院建筑由北楼、陈列室及南楼组成,整体呈“工”字形布局。北楼在1922年建设,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为三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925年,在办公楼西端建成陈列室,采用防火、防盗、防尘和防震措施;通过将平板花玻璃镶嵌在钢筋水泥窗框内的方式,利用天然光线采光,既保证了密闭性又能自然通风,还可以使标本免受细沙与雨水的侵袭渗透。
“文物的广泛收集和妥善保存,离不开桑志华的执着追求和坚定意志。”张彩欣说。
1914年,桑志华走进天津,开始对中国北方进行长达25年、行程近5万公里的科学考察,足迹遍布黄河以北十几个省份的荒山野岭、沟壑密林、山河湖海,搜集古生物、古人类、植物、动物、地质、民俗等多学科藏品20余万件,其中许多藏品为世界独有,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中外学术界的重大发现,也奠定了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基础。
桑志华在1915年7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也许,人们想象不到,我采集草本植物不是为了制药,收集动物皮张更不是为了制作皮衣,搜集昆虫也并不是为了赚钱,仅仅是为了观赏和研究,我最大的愿望是能让他们理解这是为了学校的教育。”张彩欣告诉记者,历史上来华科考的外国人很多,但桑志华却不一样。桑志华在中国北方腹地长达25年、行程近5万公里的野外发掘和科学考察中,自始至终,都坚持中国出土的化石应该留在中国。这也说明了北疆博物院创建的目的——为了科研、为了教育。
“1928年5月,北疆博物院陈列室正式向公众开放,展出动植物标本、岩矿标本、古哺乳动物化石五万余件,以及各地地理、山川、河流、土壤和动植物分布照片3000余张,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时人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馆’。”陈冰说。
2014年,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开放。相比偏重科研的北疆博物院,新馆更注重科普,专门设立科普剧场,每年有100余万名青少年到新馆参观学习。
“北疆博物院不仅留给我们一大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藏品以及大量珍贵的文献、手稿、照片等资料,更给天津自然博物馆人留下了严谨务实、求索不辍的文化传承以及坚韧不拔、执着奋进、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张彩欣说,“我们将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我们将以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为我国的文博、科研事业书写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本报记者 张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