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CGTN播放了其拍摄的第四部涉疆反恐纪录片《暗流涌动——中国新疆反恐挑战》,引发了国内外现象级的关注与播放。它与其自2019年陆续播放的前三部纪录片《中国新疆·反恐前沿》《幕后黑手——“东伊运”与新疆暴恐》《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以大量人证、物证和现场视频、照片,分别讲述了新疆有没有暴恐、为什么有暴恐、如何进行反恐、是否仍有必要反恐,正面回应了自2018年以来美西方政客和媒体对我国新疆反恐政策的质疑,驳斥了他们不绝于耳又耸人听闻的无端指责。纪录片既有概述,也有场景;既有全景,也有特写;既有弱者传播,也有情感叙事,调用了叙事技巧,遵循了舆论定律,符合西方讲故事的方式,足够透明,令人信服。
虽然每部纪录片都铁证如山,但据前几部的播放反馈来看,美西方媒体或者回避或者不相信我国所揭露的事实与真相,仍然抱持他们的偏见,不但没有停止指责,反而变本加厉地污名化,由“大规模拘禁”到“系统性强奸”,由“强制绝育”到“种族灭绝”,由“强迫劳动”到“号召抵制棉花”。这些毫无事实依据的报道,完全违背西方媒体所号称的客观性原则和事实核查规范。
3月26日,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所展示的视频中,前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办公室主任、前陆军上校劳伦斯·威尔克森(Lawrence Wilkerson)2018年8月在罗恩·保罗学院(Ron Paul Institute)毫不遮掩地谈及美国在阿富汗驻军的三重目的,其“中情局想破坏中国的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中国的动荡。与那些维吾尔族人一起刺激北京,无须外力,直接从内部搞垮中国”的目的,立刻让人豁然开朗:美西方媒体对新疆反恐的种种恶意指控原来是美国政客的认知政治在中国的一次实践。
认知政治是“如果能让足够多的人认为某件事真实,那么它就真实”。那怎么让足够多的人相信某件事是真实的呢?唯有利用新闻来操纵舆论。新闻本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由于记者不一定恰好亲临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就转变成转述事件当事人或权威消息来源所讲述的故事。显然,在中国新疆完全不可能发生“种族灭绝”“强迫劳动”等事件的情况下,美西方政客只能求助于所谓的事件当事人或权威消息来源的故事讲述。于是个别虚假的教培中心“受害者”作为当事人的哭诉转变成新闻故事,一个个心怀遏制中国目的的政客和智库作为权威消息来源的指控也变成了新闻。同时,美西方政客所求助的虚假事件当事人或所谓的权威消息来源,既掩人耳目,又掩耳盗铃,满足了美西方媒体对客观性原则和事实核查规范的虚假或虚幻追求。
当然,这些心怀叵测的政客非常懂得事件或讲述要转变成新闻必须具有新闻价值。而在新闻价值中,显著性、异常性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因此,他们不停地让世界知名人物,譬如球星、明星,知名品牌企业,如耐克、H&M等,出来发言指责,以迎合显著性。同时,他们所罗织的罪名或讲述的事件都具有石破天惊的极端化特质,以迎合异常性。这样,美西方政客们所需要的“真实”就转变成为新闻,凭借他们强大的媒体传播力,在全球流传开去,从而成为不明真相的民众的“脑海中的图像”,被后者认为是“真实”的事件。
美国政客对认知政治和新闻价值的操弄可谓驾轻就熟,前有2003年凭借一小瓶白色洗衣粉让众多普通民众认为“伊拉克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有2018年凭借美英情报部门资助的“白头盔”组织自编自导自演的摆拍视频,让许多普通民众相信叙利亚政府军对人民使用化学武器。
显然,美国在中国实践的认知政治,其实质是政治媒介化,将政治目的转变为新闻事件或媒介景观,以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和全球舆论的支持。政治媒介化实际上又是他们的一种舆论外交策略,是美西方国家及其专门的外交机构通过影响或操纵本国、他国甚至全球的舆论,以达成协议或约定,处理国家间关系,实施对外政策,维护本国利益。为了促成全球舆论,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曾直言:“我们(中央情报局)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真是厚颜无耻!美西方对于中国新疆的舆论外交之用意在一箭三雕:既让你的内部产生混乱,又让你的外部产生抵制,还使自己在各种谈判中占据主动,从而实现遏制中国的目的。
在针对新疆的舆论外交中,美西方媒体不排除有纯粹被利用者,有的则是政客的共谋者。但无论何种情况,媒体都充当了美西方政客遏制中国的急先锋。
在这种情况下,涉疆反恐系列纪录片显得更加具有价值,因为它们澄清了事实,得到了许多国家官方和全球民众的理解,起到了以正视听的传播效果。
(作者:曾庆香,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