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通过政企合作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难题,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服务方式多样的态势,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例如,地处革命老区的安徽六安市运用创新思维,采用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双轮驱动,建成全国首个全馆型委托运营的市级公共图书馆,改变基层公共图书馆“自建自管”“他建我管”的传统方式,实现“他建他管”、管办分离的新模式,其中一些经验值得关注借鉴。
1.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站在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六安市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立足财政压力大、用人编制紧等地方实际,用系统观念和创新思维走出一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路子,实现公共图书馆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到高品质的跨越,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融合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这样需求面大、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公共事务,仅仅靠政府来办是不切实际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指出,“国家鼓励经营性文化单位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六安采用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双轮驱动的新思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共建公共文化设施,既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优质国有文化企业的资本、资源、专业和人才优势,建成全国首个全馆型委托运营的市级公共图书馆。此前,皖新传媒还与安徽铜陵合作共建了全国首个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与书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皖新传媒分别与省内外城市合作,创建了一批城市阅读空间——共享书店,实现了“由买书到借书”“把书店变成书房”“由个人阅读到共享阅读”的重大转变,成为政府与国有文化企业融合发展、实现公共文化事务共建共治共享的成功实践案例。
3.需求导向与供给改革契合
把握需求、保障供给是市场的基本规律和企业的制胜之道,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立身之本。六安市图书馆坚持“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面对分众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在供给侧做足文章。图书馆的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阅览坐席1100个,纸质馆藏量50万册,期刊1000种、报纸400种。在产品供给上实现学科集群,按照社会科学区、自然科学区、优秀传统文化专区、法律专区等不同领域分类布局;在人群关照上,为低幼儿童设置“山丘阅读区”,为法律专业人群设置“皋陶文化专区”,为创业人士设置“行走的办公室”等。为了让所有年龄段的读者都可以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福利,六安市图书馆还开展了“乐享银年”阅读进社区互动等以老年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推广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不仅保障一周六天服务,而且开辟了“24小时图书馆”;在技术创新上,运用全媒体新技术,配备元数据搜索、在线借还、电子资源馆外访问、你选书我买单、微信客服等16个系统,实现了信息资源收藏和阅读的高度数字化,满足读者多样性、便捷化的阅读需求。由皖新传媒负责运营的“悦书房·杏花书院”是合肥一家阅+共享书店,是一个具备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4种标配服务功能和阅读分享沙龙、笔会展览、四点半课堂、便民服务等特色服务功能的综合性活动场所,这些文化服务设施已成为集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为一体的城市空间,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4.政治把关与专业运营兼合
六安等地的公共文化服务改变政府自建自管的传统模式,实现政府与文化企业的融合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的管办分离。这种模式既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从机遇看,新模式可以有效整合社会优质资源,调动各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帮助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更好地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责,让人民群众享受高品质的精神产品与服务。从挑战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公益性,如果政府监管不到位,企业经营可能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为此,六安市政府在实行购买服务和委托管理的同时,通过常态化监督和定期考核评估,集中精力对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和服务进行监督,特别是对馆藏资源、传播内容进行政治把关和对服务水平进行质量监督。从图书馆开馆以来的实践看,六安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很好地履行了主体责任,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政治和质量这两条生命线。皖新传媒作为图书馆建管用一体化受托运营主体,自觉接受政府和群众的监督,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充分体现专业化水平,以其更清晰的市场定位、更高效的运营管理、更直接的用户体验,解决了原有体制中政府管不好、服务跟不上、群众不满意三大难题。走进六安市图书馆,现代化的装修风格让人眼前一亮,服务区、阅览区、交流区、活动区一应俱全,朗读亭、母婴室、视障人士阅览室尽显人文关怀,创新的图书陈列方式契合读者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六安市图书馆推出线上办证和线上借阅物流到家服务,读者可以在家使用支付宝小程序直接办理电子证,办理完成后登录六安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微服务大厅里借阅图书,下单后图书由物流寄送到家。同样,共享书店模式启动之后,读者可以用手机下载“智慧书房”APP,注册缴纳押金后,扫一扫书后的条形码就可以直接把书带回家免费阅读,这些专业化的服务在传统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中是很难实现的。
六安市图书馆开馆一年多来,读者入馆数和月均阅读活动场次两大指标在全省126家市县级馆中均排名第一,成为备受市民青睐的“网红”打卡地。六安等地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整合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形成运转高效、良性竞争、多元互补的公共文化生产供给体系,成功探索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模式。
(作者:胡靖,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安徽省团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