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7日 星期日

    确定中国新发展战略

    ——俄战略学界密切关注中国两会

    作者:本报记者 韩显阳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7日 16版)

        【记者连线】

        俄罗斯主流报纸《生意人报》近日以《中国将确定“十四五”规划》为题,报道了俄战略学界的中国问题专家对今年中国两会议程的解读。

        报道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年度会议于5日在北京开幕,其最主要的议题是制定中国新发展战略。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们将批准“十四五”规划,确定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至2025年的优先事项。

        报道说,本次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前不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彻底战胜了绝对贫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仅在过去的8年中,就有近1亿中国人摆脱贫困。显然,即将出台的中国“十四五”规划将确定新指标,以指导中国未来发展。

        报道认为,中国政府制定新的五年规划,可保护本国应对好来自外部世界的制裁和压力,同时保持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报道援引中国政府官员的话表示,中国一方面将重点放在促进国内消费、鼓励创新以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另一方面优先发展利用清洁能源,使国家朝着2060年完成“碳中和”的战略任务迈出关键一步。此外,报道认为,由于台海局势紧张、领土争端以及中美对抗,中国国防开支在未来5年内进一步增长。2020年,中国国防开支仅增长6.6%。

        报道指出,为应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中国提出了要坚持“双循环”,即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洛马诺夫认为,依靠人数多达4亿的强大中产阶层,中国为本国公民提供商品,同时又不会放弃对外出口。

        洛马诺夫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的经济战略是“两头在外”,即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再由低薪的中国工人将其生产成制成品后出口到国外。当前,由于全球经济放缓而导致外需下降、美国对华进行贸易战和技术封锁,中国原有的经济战略遭遇挑战。如果成功实施“进口替代”和优化内需市场,中国在21世纪中叶将大大减少对西方先进技术的依赖,“届时,制裁和抵制将无法对中国造成损害”。而随着中国彻底战胜绝对贫困,中国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将持续增长。根据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届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洛马诺夫补充说,中国的另一项创新将聚焦于绿色经济,逐步转向天然气和其他清洁环保燃料,“中国意识到煤炭等化石能源造成环境状况恶化,导致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在《生意人报》的这篇报道中,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亚洲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加布耶夫指出,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两会最终将批准“十四五”规划,“因此非常重要”。加布耶夫表示,中国未来5年内需要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完善本国先进产业和创新环境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美西方的依赖。第二,保持足够高的增长速度以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一般说来GDP年均增长应在4%至5%,为此将大规模实施以5G通信、超级计算机、城市间公共高速交通网为内容的“新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努力采取决定性步骤,增加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实现“绿色经济”。此外,中国未来5年还将避免债务负担,进一步开放中国的金融体系,使其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

        报道强调,中国两会还拥有广泛的国际议程。俄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所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指出,中国是在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将继续与友好国家打造宏观经济增长区域,从而最终确保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马斯洛夫表示,在全球贸易下滑背景下,中国仍将继续购买外国产品,并在世界范围内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无疑有利于世界。

        马斯洛夫还告诉《生意人报》,基于“未来世界属于掌握信息和科技的国家”这一认知,中国正逐步引入用于国际结算的数字货币,通过开发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技术,与美国在数字货币领域进行竞争。

        (本报莫斯科3月6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