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文人与金华火腿

    作者:李俏红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9日 16版)

        闲来无事,驱车往山里行,路过金华北山脚下,几户农家正利用晴好的冬日自行腌制火腿。一时好奇下车去看。见主人正在处理一只肉质细嫩的猪后腿,抓起一大把一大把的盐往猪后腿上抹。我笑着说:“你家孩子有口福。”主人也开心:“今天天气好,抓紧腌起来。”不一会儿,他把抹好食盐的鲜腿放进一只大缸里,上面用几块大石头压实。主人告诉我,一两天后取出,在火腿上面敷上适当的食盐,再腌一个月,然后将猪腿取出晾晒,等腌制的猪腿变得油光发亮,色泽红润,就可食用了。我看见旁侧屋檐下有早先腌好的猪腿悬挂着,日光已经晒透了肉味,走近就能闻到扑鼻的香气。

        中午在山上吃饭,忍不住就点了一盘火腿炒冬笋,火腿切片后肉色显玫瑰红,红白分明,油而不腻,搭配刚从竹林里挖出的脆嫩冬笋,非常下饭。

        事实上,上世纪30年代,金华北山也走来一个年轻人,他不是冲着火腿来的,但他却把整个北山比作一只“大火腿”。他说:“北山的名字,早就在我的脑里萦绕得很熟,尤其是当读《宋学师承》及《学案》诸书的时候,遥想北山幽景,料它一定是能合我们这些不通世故的蛀书虫口味的。”所以尽管山路崎岖,但年轻人的兴致丝毫不为所减。游罢北山,北山管理委员会招待这个年轻人吃金华火腿,年轻人极为高兴。他风趣地说,长三百余里,雄镇北郊的金华北山,就是天赐的“大火腿”,够几辈子享受了。这个年轻人就是著名小说家郁达夫。据说,后来他流亡到东南亚,最爱吃的还是来自浙江老家的金华火腿。

        提到金华,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什么历代名家,也不是什么风景名胜,他们的脑子里很顽固地驻守着一只火腿。出差在外,别人问我你从哪来,我说金华。他们说不知道。我再说,就是出火腿的地方,他们马上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是出火腿的地方啊,那我知道。

        火腿就像一个琵琶形的红润印章,深深地烙在金华这片土地上,成为一个独特的地理象征。

        少时,读梁实秋《雅舍谈吃》,其中有一章节写到金华火腿。字里行间,把火腿写得鲜美无比,我一读再读,居然像是赴了无数次的火腿宴席。特别是他写“有一次得到一只真的金华火腿,瘦小坚硬,大概是收藏有年。菁清持往熟识商肆,老板奏刀,砉的一声,劈成两截”这一段,真是有声有色有形。文章说到老板惊叫:“这是道地的金华火腿,数十年不闻此味矣!”“嗅了又嗅不忍释手,他要求把爪尖送给他,结果连蹄带爪都送给他了。他说回家去要好好炖一锅汤吃。”十二三岁的我,读到这组文字时,差点流下口水来,好希望也能得了这么一只连蹄带爪的火腿尖,好好熬一锅汤,然后一口气全吃到肚子里。

        据史料考证,金华火腿始于唐,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唐开元年间,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火骽(tu[~符号~],据《康熙字典》,骽、腿通用),产金华者佳。”而民间传说中的金华火腿的由来,则与宋代抗金名将宗泽有关。话说义乌人宗泽从抗金前线回到家乡,经常买些猪肉请乡亲们腌制起来,带出去馈赠亲友和自己的部下。这种腌制后的猪肉,将士们吃了赞不绝口。据说宗泽曾挑选了一批特别好的献给朝廷,宋高宗赵构见此肉色泽鲜红似火,就命名为“火腿”。明朝诗人张岱曾为金华火腿作过一首诗:“至味惟猪肉,金华早得名。珊瑚同肉软,琥珀并脂明。味在淡中取,香从烟里生。腥膻气味尽,堪配雪芽清。”

        由于所用原料和加工季节、腌制方法的不同,金华火腿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在隆冬季节腌制的,叫正冬腿;将腿修成月牙形的,叫月腿;用前腿加工,呈长方形的,称风腿;挂在锅灶间,经常受到竹叶烟熏烤的,称熏腿;还有为了增加香味,与狗腿一起腌制的,称戌腿。现在金华制作火腿用的最多的是两头乌的猪后腿,此腿体形适中,皮薄骨架小,腿心丰满,是制作火腿的理想原料。

        明末清初的戏曲家李渔是个不折不扣的美食家,他出生在火腿之乡兰溪下李村。他在饮食上主张“自然、本色、天成”。他吃火腿不喜花杂的配料,赞成单独蒸煮,以品尝火腿的真味,甚至用以佐茗细嚼,可见李渔是懂享受的人。日常的菜肴中,火腿用得最多的是厨师吊汤,虽说以火腿命名的菜肴多达二三百种,但很多时候火腿只是配角。只有李渔这样的吃法火腿才是主角。

        真正会吃火腿的还有鲁迅先生,据说,他是做“清炖火腿”的能手。1929年,他从上海回北平探亲,就亲手做了“清炖火腿”,并对家里人吃火腿“千篇一律总是蒸”的做法感到惋惜。他在北平生活时,常常亲手做“干贝炖火肉”招待朋友。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诗人林长民请他吃饭。宴席上有一道“火腿鸡丝方饺”,深得泰戈尔的喜欢。泰戈尔还专门问起金华火腿的制作,成了中印友谊的一段佳话。

        如今金华有了火腿博物馆,火腿产量年年攀升,火腿也因其味鲜香醇,风味独特,成为各大酒店的招牌菜;越来越多的糕点和风味小吃也用火腿制馅儿或作配料,如“金华火腿月饼”“金华火腿酥”“火腿冬瓜饺”“火腿栗子粽”等。同时,火腿的价格越来越亲民,普通老百姓也随时随地可以吃上火腿了。

        中国古代有两本奇书,一曰《红楼梦》,一曰《金瓶梅》。《红楼梦》里写有关金华火腿的菜肴十多种。“火腿炖肘子”“罗汉跳墙”“火腿鲜笋汤”等,第58回写宝玉爱喝火腿鲜笋汤,喝得太快反被烫着了。第87回中写到“火肉白菜汤”,以火腿提鲜,给病后黛玉提振食欲。这说明火腿在清代是大户人家厨房的必备食材。《金瓶梅》则十多次提到“金华酒”,可见金华酒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

        试想,若是金华酒配上金华火腿,是不是一等一的美味和风雅?

        (作者:李俏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