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文化建设是人民城市的核心功能,如何在保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国际大都市的文明程度,不断增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软实力,是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人民城市建设为指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上海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要持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文化的繁荣之道,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牢牢把握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的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根据国家文化发展总体战略和上海城市建设整体方位,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也有相应调整,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大都市一直到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目标的最终确立,文化建设在上海“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不断加深。“十三五”时期,上海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不断彰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上海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积淀了很多有效的工作经验和内在规律,同时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十四五”时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再奋斗十年,国际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级。“新突破”和“全面升级”标示了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新的发展方向,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发展方向,推动上海的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改革创新导向
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要深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和原则,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文化强国的历史担当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的改革推进过程中,特别要警惕被部门利益、资本力量和市场回报所绑架,时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道路和发展方向设计和规划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十四五”时期,上海在文化的物质形态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情况下,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下,围绕上海城市文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国家发展赋予上海的战略使命和上海城市自身的创新转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进一步深化、拓展和丰富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内涵。
从2003年试点开始,上海的文化体制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从改革初期“以商养文”的双轨制、文艺院团的承包制、文广集团的建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的新一轮整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文创产业的政府扶持机制、媒体融合的整体推进、文化发展的法制保障等,无论是宏观战略布局,还是具体领域的深入推进,都在全国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基本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十四五”时期,上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当确立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引领和支撑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新理念,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动员和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发展能力;加强文化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力度;提升城市文化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增强各类文化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以体制改革创造良好文化生态,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全面提升国际大都市社会文明程度
文化之为文化,从源头上说,就是普通民众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生活方式。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国际大都市文化软实力最为直观和客观的标准。“十三五”时期,上海聚焦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和路径创新,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市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培育之中,不断推动其落细、落小、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用而不知的生活世界中潜移默化实现文明素养的提升。2016年开始的“市民修身行动”推动广大市民参与各类主题培训,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气,吸引2000万人次参与其中。全国文明城区数量居直辖市首位,推出“新七不”规范,垃圾分类成为上海新时尚,全市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常住人口比率达到18%。
“十四五”期间,上海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需要聚焦公共空间和公共领域新变化对市民行为文明素养提出的新要求,推动落实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定位相符合、相匹配的市民行为文明素养提升方案,推进实施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市民文化内涵拓展、品质提升、氛围营造的战略,进而将上海建设成为市民文化元素更加活跃、文明素养显著提升、文明行为更加鲜明的卓越全球城市示范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中,构建一种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推动国际大都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基础工程。文化能否真正融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是衡量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也是文化发挥其社会功能的最终目标。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魅力来源于城市文脉的历史积淀与时代更新,更为直观的体验则是文化建设带给居民或游客的“可获得感”。“十三五”时期,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数字化,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逐步形成了“服务目标均等化,供给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专业化,公共服务效能化,管理体系制度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五年来,上海不仅建成和开放了一批重大功能性文化设施,文化地标的名单不断刷新,同时,在基层文化设施的完善方面也倾注大量心血,构建完成了市、区、街镇、居村四级文化服务网络,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不断完善,各类“网红”式新型文化空间不断涌现。在硬件完善的基础上,如何用多样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丰富上海文化的内涵,更是上海文化建设的着力所在,京昆越沪淮评弹等传统戏曲发展生机勃勃、现代艺术创作佳作频出、影视作品勇立潮头、网络文化产品走红海外、国外经典文艺作品轮番上演,优秀文化产品的交流和交融汇聚成上海文化创造活力的源头活水。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共生共荣,铸就了上海文化的内涵基因和独特品质,上海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价值功能将融贯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的力度,实现机制层面的协调统筹,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化运作的体制机制,构建政府、社会和市场共同合作的建设格局,推动上海由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转变,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型升级。
为打造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提供坚实文化动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海提出要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无论是中心节点还是战略链接,都需要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离不开现代文创产业体系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体系提供的引擎作用。“十三五”期间,“上海文创50条”“电竞产业20条”等相继出台,2019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13%,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全球电竞之都建设成效显著,显示出国际大都市良好的文化生产态势。上海提出要在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卓越的全球城市不仅是能够配置全球资源的地方,同时也是全球各类优秀文化产品被大量供给与消费、充满文化吸引力的人文之城。从文化传播的规律来看,某一区域独特的文化只有经由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全球市场所认可和接受的优质文化产品,才能够产生深入人心的文化影响。从全球文化市场的整体格局来考量,能够产生广泛文化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无不具有强劲的文化生产能力以及文化产品的输出能力,表现在文艺创作、影视产品、网络文化等各种文化形态。从这个层面来讲,“十四五”时期上海文化发展必须聚焦“人文之城”的发展愿景,以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整体定位参与到世界城市的文化竞争格局之中,成为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全球创制中心,为全球文化市场不断提供各种类型的优质文化产品。
(作者:郑崇选,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